已在周巷镇三江口村务工3年多的安徽人王女士,最近心情不错。今年暑期以来,她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经常到村落文化宫与小伙伴们一起打篮球、玩游戏,结束了以往暑假只能在家里逗留或在外闲逛的日子。
7月26日下午3时,位于三江口村的村落文化宫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笑声。记者看到,在村落文化宫里,20多名孩子有的在阅览室看书,有的在健身室健身,有的则在乒乓球室打球。为了孩子有个较好的学习娱乐环境,该村还专门开辟了一个房间,取名为 “快乐驿站”。驿站配置有电视机、影碟机、儿童桌椅以及各类玩具。
今年13岁的胡凯来自贵州,此时他正在 “快乐驿站”里和同伴搭着积木。他说,以前暑假只能一个人在家看电视,觉得很无聊,现在来到这里,和许多同龄人一起玩,感觉很开心。
为了能辅导孩子学习,该村的村官封丽丽还当起了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孩子们学英语。她告诉记者: “今年暑假,我们村为民工子弟办 ‘快乐驿站’。我就利用业余时间为这些小朋友辅导一下功课,为农民工子女增加一些快乐。”
“快乐驿站”是周巷镇专为像胡凯这样的民工子女筑造的 “鸟巢”。而这样的 “鸟巢”在周巷就有29个。据悉,周巷镇流动人口子女有1万多人,每年暑假期间还有上千名的 “小候鸟”来到这里跟父母小聚。由于父母大多数都在企业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暑期生活及学习。
为了加强外来民工子女的安全教育管理,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周巷镇推出了暑期关爱行动。周巷镇各村(社区)提早摸底统计辖区农民工子女的人数,并与他们建立联系。暑假期间23个村6个社区均开放了村落文化宫,设立了类似 “快乐驿站”的场所供外来民工子女学习娱乐,并为他们安排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该镇书城也延长开放时间,并推出了丰富的活动。
对于镇里推出的暑假关爱行动,来自安徽的陈女士举双手支持。她说,自己工作忙,暑假期间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安全问题,现在镇里推出了暑期关爱行动,问题就解决了。
据统计,今年暑期,该镇有上千名像陈女士一样的外来民工家长省心了不少。
(据《慈溪日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