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五老风采
江北区关工委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五老风采
  经验交流
  媒体报道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网站搜索  
五老风采    
用心培育桃李,用爱浇灌花朵——记裘市小学“假日学校”三位老教师
时间:2013-10-18   阅读:次   来源:市关工委
【文字

  到裘市小学“假日学校”的时候是一个炎热的中午,太阳明晃晃地扎人的眼。没有跑道也没有足球场,裘市小学的操场上,几个小男孩在沙坑边互相追逐。就是在这个僻静的学校里,三位老教师用他们全身心的爱“浇灌”着村子里的新市民子女。
   
  裘惟德——七十岁仍坚守课堂
   
  来到四到六年级合成的班级里,裘惟德老师正在教小朋友们画图画。70岁的裘老师身体微微有些发福,没有空调的教室透着些热气,裘老师的鼻尖冒着汗珠,为了降温,他在手上绑了一块毛巾。
  “教室里有点热,不过对小朋友们来说,能一起在学校里学习是最好的选择了。”裘老师说。这里小朋友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小候鸟”为主,不同于城市里的小朋友能够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裘市村的小朋友们大多互相结伴玩耍。
    “暑假里爸爸妈妈上班忙,小孩子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向他们强调,放学了不要去游泳,不要去网吧上网。每天都要说好几遍。”裘老师说,“在这边上课一来可以管住孩子们,二来教他们一些文化知识。退休也有十几年了,最新的教材我也没怎么接触,暑假就教他们奥数,绘画和作文,辅导他们做暑期作业。”
  裘老师退休工资并不低,但是为了孩子们他每天义务到裘市村偏僻的民工学校来上课。从家里到学校骑电瓶车就要用20分钟的时间。“能管好这些孩子我就觉得开心,家里老伴也支持我。村里的孩子比较顽皮,但是他们都聪明,还是要有老师指导啊。”裘老师说。
  “小候鸟”何雯今年暑假跟着姐姐在裘老师的班里学习。平时她跟着外公外婆在湖北上学,只有暑假才能来看爸爸妈妈。“裘老师和同学都对我很好,裘老师教我的解题方法特别好懂,在这里上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何雯说。
   
  周祖荣——老校长的浓浓师生情
   
  在三年级的教室里,67岁的周祖荣正在辅导孩子们做数学题。孩子们一齐聚集在老师周围,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解。周老师头发已经花白了,但是讲起题目来思路清晰,毫不逊色于年轻的教师。当了16年裘市小学的校长,周祖荣对学校充满了感情,将孩子们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裘市村外来务工子女很多,暑假里要是没个地方管孩子,他们就容易乱跑。”周老师说。
  一直在一边听我们谈话的重庆小姑娘向佳一告诉我:“在假日学校能学到很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老师教我们《弟子规》这些做人的道理,还特别辅导我画画。”说着,她拿出自己画的荷花向我展示。这个来自重庆的小姑娘父母都在文具厂工作,暑假里她除了学习,回家还要帮父母洗衣服、做饭。村里很多孩子都特别乖巧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他们一旦有学习的机会,就特别开心。平时街道组织夏令营,或是有大学生来讲课,学生们都会兴奋好一阵。
   
  祝志根——伴着朝阳护送学生上学
   
    “回答的很对,我们来‘欢迎’(鼓掌)一下。”在二年级的教师里,传来一阵阵掌声。65岁的祝志根是学生们最熟悉和爱戴的老师。他上课的时候,总是会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绪。每当有一个学生答对了问题,他都会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
    2007年退休后,祝老师还是一直和学生们在一起。平时上课时间,每天6点40分,他就会和裘老师一起在村口等候着孩子们,伴着朝阳把他们护送上校车,直到看着他们走进洪塘中心小学的校门。这一送,就是六年。这一份师生的情意,是时间无法冲淡的。即使已经退休了,他还时时刻刻想着学生,将自己的音乐、绘画技艺传授给学生。他还特地为这些可爱的民工子女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谣,如《暑假快乐》、《我们是快乐的小公民》等,在歌声中传递着知识和爱心。祝老师上课的时候,眼神清亮透彻,目光朴实而坚毅,他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对学生的爱让人深深为之动容。
  当前,许多大学教师为晋升职称将精力花在论文和课题研究上,却离讲台越来越远。而裘市小学的三位老教师不为名不为利,怀着满腔的对学生的爱,在最平凡的讲台书写着动人的篇章,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学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他们才是真正的人民教师。           (洪塘街道关工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