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区委[2010]2号
中共江北区委 江北区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的意见
(2010年1月19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更好地发挥各级关工委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不断开创我区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新局面,现就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度重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代代相传的重要保证。建立关工委组织,是党和国家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重视发挥老同志特殊作用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创举。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成立近20年来,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动广大老同志,为教育培养下一代,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和谐江北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关心下一代工作正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关工委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指出:“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
关工委是党委、政府领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党政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负责人参加的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组织和工作机构,是党委和政府领导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参谋和助手,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关工委的根本宗旨和任务是把青少年培育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为此,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部门要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江北现代化文明生态大区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教育培养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更大成效。
二、明确任务,着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各级关工委要在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创新、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和农村(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的优势和作用,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促进全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成才作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少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青少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青少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青少年所接受、所掌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青少年的科学文化教育。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教育引导青少年努力学习,增强才干。利用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举办科技学校和各种科技活动,老专家送科技到企业、到农村等形式,组织企业青年职工、农村青年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工作载体,建设一支以有专业特长的老同志为主的心理健康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重视做好失足青少年的教育和挽救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继续对营业性网吧、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五)积极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建设。进一步发挥校外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协助学校抓好思想道德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办好家长学校,积极创建假日学校,有侧重地抓好社会教育,积极推进社区、农村青少年和企业年青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多方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六)坚持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继续开展助学、助困、助残、助医等活动,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三、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各级关工委建设
加强关工委组织的全面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关工委组织的全面建设,努力做到各级关工委有牌子、有班子、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确保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切实抓好组织网络建设。目前,我区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关工委组织网络,但发展还不平衡,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些还比较薄弱,要按照市、区关工委组织建设的“创建”工作目标,结合农村面临新情况抓紧健全完善。规模以上的企业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关工委组织,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体系。
(二)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配好配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及时选配热心关工委工作、有威望、有能力、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同志,充实到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变动后,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充实。镇(街道)关工委由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委员组成。主任由同级党委(党工委)分管领导兼任,常务副主任一般由同级领导班子退二线的老同志担任,负责日常工作。副主任、委员由党政有关部门、群众团体负责人、离退休老同志和辖区相关单位、企业等负责人担任。关工委的领导班子由同级党委(党工委)批准、公布。区和街道(镇)关工委应设办公室。区关工委办公室可配2名专职工作人员,办公室主任按照部门中层干部职级配备。街道(镇)关工委办公室可配1至2名专兼职人员(现职干部或退休人员)。
(三)切实抓好“五老”队伍建设。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下简称“五老”)是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宝贵人才资源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各级党政组织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人事部门和老干部工作部门要采取措施,组织动员更多老同志参加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各地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健全老同志宣讲团、关爱工作团、校外辅导员队伍和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队伍等骨干工作队伍,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要发挥好、保护好老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各部门各单位要关心参加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的健康和生活,不断激发他们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情。
(四)切实抓好思想作风建设。全区各级关工委要按照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调研型”组织的要求,重视加强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领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加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关心下一代工作。还要学习法律法规、科技、教育、心理等知识,不断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努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扎实实地抓好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和企业关工委建设,不断扩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覆盖面。加强调查研究,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办法,为党委和政府加强青少年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各级关工委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规则》认真开展工作,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不断推进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
四、加强领导,努力推进关心下一代事业科学发展
各级党政组织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关工委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工作计划,纳入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目标考核责任制。党委(党工委)每年要研究一次关工委工作,听取关工委汇报,提出任务和要求。党委、政府要明确一名领导分管关工委工作。
积极改善关工委的工作条件。切实解决关工委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镇(街道)政府要按照中发[2004]8号文件要求,把同级关工委的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加大支持力度。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关工委所需工作经费,由所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尽力给予解决,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政府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要支持关工委工作。宣传、政法、教育、文化、老干部、公安、卫生、体育、财政、民政等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要结合本职业务,发挥各自得职能作用,加强与关工委的联系,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关工委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关工委的地位作用,宣传关工委的重要工作动态,宣传老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强大合力。
(此件发至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慈城镇党委、人民政府,区直各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