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宁波市关工委在海曙区召开推进“五老”骨干队伍建设现场会,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省关工委向宁波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宁波市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在弘扬主旋律上有好声音,在配合中心工作上有好作为,在服务青少年上有好抓手,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有好做法,“假日学校”、孝德教育、民营企业关工委建设等,亮点多,内容实。尤其是在“五老”队伍建设上,宁波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关工委加强领导、统一谋划,各级关工委探索实践,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覆盖面广的“五老”骨干队伍,为促进青少年成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省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刚才,6个单位的经验介绍各有特色,都很实在,也很有成效。海曙区以“四个化”建设“五老”队伍,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主体的社会组织,形成了“协会-工作室-‘五老’志愿者”三级结构,探索了一条“五老”队伍自我管理、自我运作、自我发展的新路子,银发护苗工作室也交流了体会和经验。象山县重点吸收刚退休或5年内即将退休的新生代成员,以老带新、以新帮老,建立了一支“精干、专长、高效”的“五老”队伍。慈溪市以“五联”、“医校结对”等为载体,建立“五老”关爱机制,千方百计保护老专家队伍的工作热情。宁海县西店镇抓好宣传发动,每个村选拔3-7名“五老”骨干,再请他们组织动员更多的“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北仑区小港街道努力搭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爱帮扶、文化传承、净化社会环境等许多工作平台,使“五老”们能够方便的在各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今天上午,我们考察了海曙区银发系列工作室。8个银发工作室发挥了“五老”不同专长和优势,为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青少年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并以公益创投项目为平台,集聚有关部门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些都是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集体智慧的结晶,值得总结推广。
邵孝杰同志全面回顾了全市“五老”骨干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目标、明确了任务,有措施、有实招,我相信通过这次经验交流会,宁波“五老”队伍建设一定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借此机会,我提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要始终坚持“五老”的主体地位
关工委是以“五老”为主体,以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的群众团体。一头连着“老”,一头连着“少”,是党联系老同志和青少年的桥梁纽带,是党的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9月份,夏宝龙同志在全省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逐一强调了我省19家群团组织,还专门点了省关工委的名。“五老”是关工委的工作主体。离开“五老”,关工委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丧失活力。因此,我们的领导班子中要有“五老”,关爱青少年的队伍中要有“五老”。中央〔2004〕8号文件指出,要着力建设好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五老”是一个泛指概念。我们要拓宽视野、不拘一格,采取组织发动、典型推动、“五老”带动、表彰促动等多种方式,把有能力做关心下一代工作、愿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作贡献的老同志动员起来,进一步壮大“五老”力量。
二、要积极创新“五老”的组织形式
近年来,全省涌现出的“五老护苗”、“五老工作室”等,都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组织动员“五老”参与关工委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现在,宁波又有了新探索,如海曙区以“领头人”为核心,用友情为纽带,将专业相近、志趣相同的老同志凝聚起来,以“工作室”团队的形式来关爱服务青少年,增进了“五老”间的互动,提高了“五老”队伍的向心力和执行力,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探索“五老”队伍建设的新形式、新方法,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使广大“五老”就近就地、十分方便地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努力避免关心下一代组织行政化。要按照“五老”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创设各尽其才、灵活有效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让“五老”队伍活起来、动起来。要积极树立活动经常性、运作规范化的“五老”工作品牌,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吸引更多的老同志主动加入到关工委队伍中来,在时代的舞台上发光发热、老有所为。
三、要充分发挥好“五老”的作用
“五老”队伍建设既要做好“建”的文章,更要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五老”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对党和人民有着深厚感情,是教育青少年的活教材。要充分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青少年讲历史讲传统、传思想传精神,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五老”队伍中有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专家学者,他们知识渊博、各有所长。要按照青少年多元多样化的需求,探索建立项目化、专业化、结对联动等服务模式,让这些不同兴趣特长的“五老”发挥各自优势,为不同群体青少年提供个性化、更有实的关爱。
四、要切实保护好“五老”积极性
“五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牺牲了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放弃了社会上的高薪返聘,怀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对青少年的深切关爱,克服种种困难,不顾年事已高、不计报酬、不图回报,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之中,令人敬佩。各级关工委要把弘扬“五老”精神和关心、保护“五老”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从关心“五老”的身心健康出发,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要向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让他们了解广大“五老”所付出的心血,给予关工委工作更多的重视和支持。要在社会各界上广泛宣传“五老”的先进事迹,对成绩显著的“五老”进行表彰奖励。要重视“五老”的学习培训工作,让他们与形势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不断激发新的活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描绘了“十三五”发展的美好前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各级关工委任重道远,广大“五老”大有可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教育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作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