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工作
教育局关工委    
  组织机构
  政策法规
  工作动态
  老园丁风采
  特色工作
  德育工作
  家庭教育
  调查研究
  通知公告
  视频展播
网站搜索    
特色工作    
全城共读《三字经》 传承民族好传统
时间:2016-03-16   阅读:次   来源:市关工委
【文字
                                                                    全城共读《三字经》 传承民族好传统
 
         《三字经》是一本启蒙读物,三字一句,琅琅上口,所以取名三字经。它的作者是南宋大学者王应麟,我们宁波鄞州区人士。这本书老少皆宜,百行百业相通,而且易诵易背,所以南宋流传到今天近八百年,且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2014年宁波市开展了全城共读一本书的推荐活动,从4月1日开始,经过广大市民推荐、专家推荐和活动组委会推荐,列出了许多候选书目,最后以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结果《三字经》一书得票最多,成为宁波市全城共读的首选书目。那么,《三字经》为什么能成为全城共读的最适宜的首选书目呢?这里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大家推荐的书目数量很多,内容也很广泛。但阅读的群体必须对应和兼顾中小学生、大学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人员、商界人员和普通员工、农民、军人等等。因此,要在众多书目中,选择一本可以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层次而且有价值的书非常难,而《三字经》恰好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群,并不受年龄和文化层次限制的老少皆宜的优秀读物。
        二、《三字经》的内容,采用韵文,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很像一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唱儿歌,容易记忆,容易背诵,十分有趣味,很适合青少年阅读。对成年人来说,读《三字经》可以修身养性,也可以用来教育儿孙,启迪心灵和心智,传播各种知识。因此广为流传,历经八百年而不衰。
  三、全城共读一本书,是一个大型的阅读活动,入选的书目必须具有广泛的 群众基础,市民的认可度要高,而《三字经》就正好符合这一要求。我们在报纸上看到 :宁波有一家企业,长期来组织员工诵读《三字经》,每年举行《三字经》诵读比赛,他们已经把员工阅读《三字经》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更是如此,宁波市江东区镇安小学,2012年开始,把《三字经》正式列为国学校本教材。高新区实验学校,每个班级有一台国学播放机,《三字经》选为播放内容之一。我们周巷镇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义四小学等学校,已经把《三字经》上墙,作为墙头文化供全校师生阅读。由此可见,诵读《三字经》早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书香氛围。 
       再从专业的角度看,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国学教育,而《三字经》正是一本通俗的国学教育启蒙读本。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难用车载斗量,这么多的丰富内容,一个人用一生时光都很难读完,而借助阅读《三字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轮廓。它是我们熟悉中华文化的起步之作,是我们的人生第一课。因此,《三字经》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今天,受到热捧,不足为奇。这种热捧,不仅表现在国内,国外更是如此,一些孔子学院和世界著名大学,都把《三字经》列为东方语系汉语专业的初级读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正式把《三字经》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追溯历史,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70年,《三字经》传入日本;清朝初年,大约公元1640年,《三字经》传入俄国和欧洲、北美。1989年《三字经》在新加坡出版发行。1990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中有《三字经》的版本等等,可见它的价值和地位。
《三字经》的书名,来源于三个字一句,通篇都是。全书共有104段,532句,1596个字,内容涵盖伦理道德、天文地理、自然、历史、风俗以及圣贤学子等优秀人物的典范。今天,我们从中精选与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相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三十段内容,向各校推荐,供师生们阅读,同样也欢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感兴趣的朋友共同品味。
 
精选片段解读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出生之初,禀性都是好的,人与人差别不大,只是受教育和环境影响不同,人的差别就大了。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让儿子接受良好教育,不受坏风气影响,曾三次搬迁住处,最终选择在学校边住下,以促使孟子读书上进。当儿子不专心学习时,甚至会停掉织布机,掐断棉线,告诫儿子不可半途而废。
         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生养子女不加教育,那时父母的过失,教学生不严格,那时老师的懒惰和失职。学生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小的时候不学习,老了能有什么作为呢!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玉石最好,不经过雕刻,不能成为一件珍品。一个人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明白事理。作为儿女的,正当年轻时候,应该亲近良师,结交益友,学习做人的规矩。
         5.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东汉有个黄香,九岁的时候,能替父母冬暖被窝,夏扇凉席,这样孝敬于父母,是人人应当效仿和践行的。
         6.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东汉有个孔融,四岁时就懂得把好梨让给兄长,这样尊待兄长,友爱谦让,我们应该早知道。做人应当首先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其次要增长见闻,还要知道数学,识字通文理。
         7.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序,勿违背。
        五伦的意思是五种伦理关系:开始夫妇关系,然后先父子,后君臣,其次兄弟及朋友,应当理顺关系法则,不可违背。(夫随妇从,父子亲情、君臣忠义,兄弟友爱、朋友诚信)
        8.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云。
       九族的意思是排列同宗亲属的次序。从自身上推四代,即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从自身下推四代,即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9.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父族系有伯父叔父,母族系有舅父舅公外甥,妻族系有岳父妻舅女婿,这是三族(三党)的名谓。
       10.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汉朝有贾逵和董仲舒以及许慎、郑玄,都是教经书的学者师长,能正确表达圣人先哲的思想。
       11.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
       宋朝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陆九渊,明朝有王阳明(余姚人),都是理学(道学)的权威。
       12.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战国时的屈原诗赋,他是伟大诗人。以及汉朝文学家邹阳、枚乘和司马相如、杨子云,都是著名文学家。
       13.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
       唐朝韩愈与柳宗元,都是大文豪,李白和杜甫,为唐代诗圣即诗的祖宗。
       14.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凡是求学的人,应该博览,做到融汇贯通.这样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从而振兴民风。读书人应该口里诵读,心里记住,脑子思维(思考),早上这样,晚上这样,坚持不懈.
       15.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过去春秋时期的孔子(仲尼),拜七岁的项橐为琴师。古代圣贤人物,尚且如此虚心勤学,何况我们这些平常人呢!
       16.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北宋的赵普,官居中书令(宰相),还要虚心学习《鲁论》,他已经当了大官,学习还是那样勤奋。
       17.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西汉有个路温舒,劈蒲草编成席子,用来抄《尚书》阅读;公孙弘,削竹片做书筒,用来抄《春秋》阅读。他两人无钱买书,且懂得勤勉苦读。
       18.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汉朝有个孙敬,怕读书打瞌睡,就把头发吊在屋梁上;战国时有个苏秦,读书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提振精神,他们无人教育督促,都能自觉学习。
       19.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
  晋代人车胤,捉来萤火虫放在薄纱袋里,用来照明读书;孙康用反射的雪光照明读书,他们虽然家境贫困,但不为条件差而停止学习。
        20.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西汉有个朱买臣,一边背着柴,一边念着书;隋朝有个李密,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读书。他们虽然劳累得很,好象苦中有很大的乐趣。
        21.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宋朝文学家苏洵,少年失学,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他年岁大了,后悔学得太迟,你们小孩子,应当抓紧读书和思考。
        22.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宋朝梁灏,八十二岁时参加朝廷的进士考试(殿试),成绩超过所有考生,取得第一名,中了状元。他既有成就,让众人惊异,你们年轻后生,应该树立雄心壮志。
        23.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北齐时期的祖莹,八岁能呤诗。唐朝的李泌,七岁能赋诗下棋。他们两人聪明,人称奇才,你们从小学习,应当仿效他们。
        24.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蔡文姬(蔡邕的女儿),后汉才女,深通音律,操琴自如;晋朝谢道韫(晋朝宰相谢安的侄女),女文学家,能写诗吟诗,这些女子尚且如此聪明,你们男生,应以他们为榜样,给自己敲响警钟。
        25.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唐朝刘晏,才七岁,拦唐明皇御驾而上书,被大家推举为神童,从此授官翰林院正字(官衔),他虽幼小,却身已为官,你们从小学习,只要勤勉,也会获得成功的。
        26.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狗会给主人守夜,公鸡能早晨报晓,你们如果不好好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人呢!
        27.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蚕能吐丝做茧,蜜蜂会采花酿蜜,人要不学习和劳动,还不如小动物呢!
        28.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小时候刻苦读书,长大后身体力行,有所作为。对上辅佐国家,对下服务百姓,既宣扬自己名声,又显耀父母功德,还能光宗耀祖,造福后代。
        29.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
       人家遗留给子孙的是满箱黄金,我教育子孙,只有一部《三字经》。
       3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勤奋必有功效和成就,玩耍决无一点好处,这一点要防止不犯啊,应该努力啊!
 
 


                                                                                                                                                               编稿  慈溪市周巷镇教办关工委  黄常森
                                                                                                                                                                                               二O一六年三月
 
 
       1.上述《三字经》精选内容,选取目前流行的两种版本,经过作者分析比较,采用精纯合理的内容编写而成。
       2.《三字经》解读以后,需布置学生背诵和写心得体会,最好能开展背诵比赛和征文比赛,使《三字经》扎根于学生之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