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奚明
(2016年3月4日)
尊敬的徐宏俊主任、江坪主任、邵孝杰主任,
各位老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我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表彰先进,总结经验,部署任务,这对于推动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莅临会议指导的省关工委徐宏俊主任、宁波市关工委邵孝杰主任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30年前,我市一批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同志怀着强烈政治责任感,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宁波市乃至全省率先成立了“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协会”,1991年更名为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3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的热情指导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关工委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组织网络从城镇到农村,从机关到基层,从学校到企业,不断延伸,组织建设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健全。
30年来,全市各级关工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青少年成长成才这一主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千方百计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创造性地开展了红色文化教育、孝德教育等一系列紧扣时代脉搏、富有余姚特色的品牌工作,为社会凝聚了正能量,为党和政府传递了好声音,为全社会树立了好榜样,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刚才,徐主任、邵主任给予了高度肯定)。
30年来,市关工委先后15次被中国关工委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先进标兵单位,10次荣获“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8次荣获“宁波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辛勤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多年来辛勤工作在全市关工委战线上的全体老同志、工作人员和关心支持关工委工作的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余家其同志回顾总结了30年来关工委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实在,经验弥足珍贵,部署切实可行。徐主任、邵主任都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1、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希望工程,必须深化思想认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去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青少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和强大生力军,余姚未来的发展重任必将落到他们身上。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也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实现争先进位,加快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的现实需要。我们一定要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来认识关心下一代这项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无疑为广大青少年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重要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要清醒看到,受市场经济某些消极因素影响,在社会主体多样化、社会利益差别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格局中,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快速传播,这些都给青少年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关心下一代,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确保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倾注爱心,播撒真情,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和生活中的困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余姚造就更多的优秀建设者、实践者和接班人。
2、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基础工程,必须筑牢思想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因此,必须坚持树人先铸魂,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文化科技素养,着力打牢思想根基,为青少年人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全市各级关工委要集中精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武装青少年思想的重中之重,并且贯穿于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全领域、全过程,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让青少年牢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行为规范,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五老”同志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切身体会、直接体验的优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各项实践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做文明崇德余姚人”教育,开展党史、国史、党的优良传统和形势政策、国情、市情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火炬手,传好新时期余姚精神的接力棒。
3、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必须参与治理创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新形势下党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关工委作为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群团工作组织,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广大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在促进代际和谐与家庭和睦、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全市各级关工委要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有机融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之中,深入到村、社区、企业、学校,积极化解涉及青少年群体的矛盾和问题,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要坚持需求导向,继续扎实做好困难家庭青少年的帮困解难工作,积极争取各类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助学、助困、助残、助孤、助医等“五助”关爱帮扶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帮助他们自立自强、成长成才。要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抓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和失范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引导青少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着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净化网吧、网络、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4、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健全协同机制。
关心下一代工作,涉及部门多,工作面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十三五”发展总体布局,支持各级关工委开展工作,在人员配备、场所设备、工作经费、开展活动等方面要予以保障。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要主动听取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协调解决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经常听取关工委和老同志的意见建议,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参与支持关工委各项工作,构建“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整体合力。
基层组织是关工委工作的根基,要以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服务,注重研究解决基层工作的薄弱环节,把基层组织打造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强堡垒,不断提高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我们要按照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为我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所作的“发挥‘五老’优势,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的题词精神,进一步加强“五老”队伍建设。“五老”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体力量,要把身体健康、经验丰富、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选配到关工委领导班子,动员更多的“五老”,特别是刚退下来的老同志、老教师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建立健全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关爱工作团和校外辅导员、网吧义务监督员等“五老”工作队伍,更好地发挥优势。刚才,邵主任提出要学习借鉴海曙区关工委一些创新发展的做法,怎么样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怎么样与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结合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值得好好研究。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关心“五老”的身心健康,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坚持政治上多尊重、思想上多关心、生活上多照顾、精神上多关怀,保持敬重之心、倾注关爱之情、多做务实之事,切实保护好发挥好“五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更多老同志在时代的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
同志们,关心下一代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关工委一定要立足新起点,再创新佳绩,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实现争先进位,加快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作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