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北区五老志愿者协会”立足江北实际,突出自身优势,成为各个假日学校暑期活动中一股不可替代的力量。
一是抓好一支队伍,讲师经验足。“传道受业解惑”的关键在于一位好老师,因此,协会立足师资力量的配备,聘请了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曾长期在一线讲坛执教的老教师,她们授课经验足,对不同学生的心理又十分了解,如姚静霞老师、郑霞琴老师,于翠玲老师等,都是当年学校的骨干,学科领域中的“领头羊”,如周复昌老师,又多年在教育局任职,有丰富的统筹协调经验,这些老教师、老领导的存在,为“五老志愿者协会”开展暑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队伍保障。
二是抓好两个方向,教育覆盖广。一是学生的覆盖面,既要保证本地孩子的暑期教育活动,又要关注到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学习,让“小候鸟”爱上“第二故乡”,同时对农村、经济条件相对弱的孩子更要给与足够的关心和温暖,讲师们走进街道、社区、企业,足迹遍布全区;二是教育的覆盖面,既要“德智体美育”的全面发展,又要开展“心理素质”、“网络安全”等容易疏忽的地方,让暑期宣讲实打实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延伸。
三是抓好三项意识,能力观念强。一是服务意识,虽然天气炎热,但是老教师们都能积极克服困难,按时按点的到达上课地点,充分体现了老教师老干部的优秀品质;二是责任意识,虽然讲师们都是各条教育战线上的精英,但是备课、上课一样都不疏忽,力求每一节课都出彩;三是创新意识,“五老志愿者协会”在立足传统教育基础上,围绕社会热点,地方特色开展如“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百善孝为先,弘扬慈孝文化”等活动,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