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北区关工委立足“三看三有”,进一步夯实“假日学校”工作,不断积累办学经验,使全区“假日学校”既有风景,又有盆景。
一、看亮点,各地有特色。完成常规动作,创新自身动作。如:甬江街道致力于将假日学校打造成异乡暖巢,为“小候鸟”构筑温暖而坚固的家,积极探索“小候鸟”的服务和教育模式;慈城慈湖人家社区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中心的“花季小屋”、“文化长廊”等有利条件做好阵地建设,开展以“国学”、“留住乡愁”为主题,和慈城“慈孝文化”相得益彰的系列活动;白沙街道北站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内的92919部队、消防大队、船运大队等独特的部队资源,发挥驻军多的共建优势,积极培养广大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家的军事素质和国防意识。通过各地的实践探索,凸显了我区整体办学品质和办学特色。
二、看效果,工作有口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假日学校工作尤其要抓好暑假黄金阶段,将其打造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和拓展。如安全教育,开展了“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暑期校外课堂”、“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科学教育,开展了“科普小助教”、“拥抱蓝色海洋、珍爱生命摇篮”等活动;职业体验,开展了“小小银行家、成就大梦想”银行体验日、“旁听江北区人民法院案件审理”等活动;关爱教育,开展了“青少年为独居老人照相”、“夏日送清凉”等活动;体育教育,开展了“绳采飞扬”、“青少年乒乓球比赛”等,这些活动覆盖了德智体美全方位。此外,我区还围绕当前社会热点、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开展如“小手牵大手,北岸社区义务巡河”、“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河小二”助力剿灭行动等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家长们的肯定和支持
三、看宣传,活动有影响。“酒香也怕巷子深”,努力做好宣传。一是依托政府内部的网络信息平台,各级工作人员及时上报动态,关注信息的更新;二是依托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实现下情上传、上情下达;三是能积极在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发声”,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我们的工作。如今年“假日学校——和军营的零距离接触”活动,分别在“新江北”、“宁波日报”进行宣传,还被“甬派”、“浙江新闻客户端”、“中国网”详细报道,取得了强大的社会效应;如“绿色网络进校园活动”,也分别被“新江北”、“江北发布”报道,被团委、妇联的微信公众号发送。通过舆论的层层宣传,为“假日学校”赢得了更多的“粉丝”,赢得更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和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