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大隐镇是闻名遐尔的慈孝之乡,从汉代大儒董仲舒六世孙董黯与其母的经典慈孝故事传说开始,大隐的山山水水就与“慈孝”结下了历史渊源。近年来,大隐镇中心学校结合本地历史人文资源,以“扬学士文化、争四好少年”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全方位展开孝德教育实践探索,收到良好成效。
一、抓孝促孝建队伍
学校成立了孝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形成了校长室、大队部、级段长、班主任为主干的梯级孝德教育工作系统链条。在孝德教育工作管理上创新,实行级段长负责制,级段管理相对独立,各年级段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积极创造各自的特色,如一二三年级段着重“自己的事自己做”、四五六年级段着重“感恩回报”、七八九年级段着重“体恤担当”,真正形成了“人人是孝德教育工作者,个个是孝德教育好榜样”。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学校积极构建锻炼平台,努力拓展竞争空间,如举行镇“优秀辅导员”、“孝德教育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评比活动。学校还通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孝德教育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支德才兼备的“旗帜”队伍,极大地促进学校孝德教育工作的发展。
以科研兴校,以科研育人,孝德教育趋向体系化和课程化。以章晓军主任、胡建娜校长为负责人的课题小组,围绕学校学士文化的“尊孝”品牌进行深入地研究。学校课题组因地制宜,编写校本教材《尊孝》、《孝德雅行—学生读本》,现已投入使用。
二、润孝育孝重氛围
学校孝德教育遵从“唤醒”为理念,不提倡枯燥的说服教育,重在通过故事、新闻、身边的小孝心事迹展开,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有体悟。一是命名校园景物。把“孝亲敬长”融于学校的德育体系中,学校对校园景物进行了特色命名。如新旧两幢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孝亲楼、敬长楼,把走廊命名为“孝子廊”;把校园中的24棵不同类型的树分别以古代二十四孝命名,如曾参树、董永树、丁兰树等,使学生了解他们感天动地的故事,懂得父母养育之恩重于泰山,长辈之情血浓于水。二是展示孝子事迹。学校展出《二十四孝》和《身边小孝星》学习展板,展出“董永卖身葬父”、“王祥卧冰求鲤”、“蔡顺拾桑供母”、“董黯担水供母”等经典故事,展出本地“孝女”沈英素赡养服侍丈夫阿叔23年的感人事迹,展出身边的“小孝星”金森兴、杨莉娟、毛佳梦同学的孝心故事。让孩子们通过了解身边的真人真事,近距离地感受什么是孝,怎样行孝。三是设计特色班牌。让每个班级都有孝文化特色的班牌,由师生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中队名称、班主任寄语、班级宣言、全班同学的集体照等。
三、知孝行孝促践行
重点开展“五个坚持”活动:一是坚持日行一孝。布置“亲情作业”,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做一件孝敬长辈之事,可以做父母勤劳的小帮手,可以陪长辈说说知心话,可以为亲人揉腰捶背,也可以唱歌跳舞营造家庭欢乐氛围等等。撰写“孝心日记”,将每天的活动做好记录,每周一上交,班主任根据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反馈,特别突出的上报校大队部。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二是坚持每周一谈。各班每周开展一次由班主任主持的孝德主题谈话,谈谈本班学生“日行一孝”活动,表彰先进,提出希望;讲讲古今孝子故事,将心比心,落实行动;寻找孝的格言,体会内涵,触发孝心;辩论孝与不孝,举出实例,明辨是非;表演孝心剧,坚定认知,指导实践。周一升旗仪式后是孝德故事分享时间,邀请“浙江孝贤”金森兴讲述自己的行孝故事,邀请家长代表讲述身边孝心故事等。三是坚持两周一课。校本教材《尊孝》和《孝德雅行—学生读本》已倍受学生欢迎,在综合实践课上,学生通过了解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民谣、典故、诗文辞赋、电影等,开展以孝为主题的征文、绘画比赛、学唱感恩歌曲等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让“孝”文化滋养身心。四是坚持每月一选。学校大队部每月都要评选出一名“孝心之星”,以表彰在“日行一孝”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孩子。将其照片与事迹张贴于宣传窗内,成为行孝榜样,供全体学生学习。五是坚持学年一评。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学校设计了一套“学士卡”评价机制。学士卡分四种类型(智卡、能卡、德卡、金卡),其中“德卡”的细则对应“孝”的表现与实施。期末想要评“优秀小学士”,德卡是必须具备的基础卡类型。每学年评选镇“十佳”小孝星,在校体艺节闭幕式上由镇领导和校领导颁发荣誉证书。
四、扬孝传孝求合力
学校注重把孝德教育工作向家庭延伸,向社会拓展,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孝德教育网络。
一是家校联动。通过开通校园网、家校通,方便家校联系,促进家校沟通;办好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孝德教育知识讲座;邀请孝子孝媳来校作报告,访谈孝子孝媳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座谈会,让家长、学生感到孝亲敬长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孝是对父母、老人的尊敬、关怀、体恤和赡养,孝是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让孝文化走近学生的心灵,让家长与孩子在互相平等的状态下,以一种互动的方式养成孝敬父母长辈的好习惯。
二是用好阵地。将位于4A级旅游风景区天下玉苑内的孝子阁作为孝德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参观,走近董黯慈孝故事,了解董孝子事迹,培育孝亲敬长种子。每年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打扫卫生、表演节目、送去点心;开展清明祭扫活动,重温入队誓词,感受烈士的英勇精神,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开展“孝心”宣传卡制作,让学生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宣传卡走向街头、商场、社区,向社会公众宣传“孝道”。
三是典型引路。“孝心之花春满园,处处醉人分外香”。近年来,学校“孝亲敬长”之风蔚然形成,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变得乖巧听话了,懂得体贴父母了,教师办公室时时能看到孩子们主动帮助老师倒垃圾、拖地、敲背、表演节目的了。一朵朵“孝”之花在大隐镇中心学校的校园里悄然开放。近年来,学校还有20余人次被评为余姚市优秀少先队员、余姚市美德少年、余姚市雏鹰少年等。彭妹、毛佳梦等同学被评为余姚市“十佳”小孝星。毕业于大隐镇中心学校的金森兴同学,他的“孝心”感动了全国人民,荣登“中国好人榜”。
余姚市关工委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