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巍 舒适 通讯员贾默林 杨琴)1月29日,蛟川街道俞范社区召开专门会议,向居民代表通报2017年“微爱基金”收支情况。“微爱基金”由俞范社区居民自发成立,主要用来帮助社区里的困难群体。
“微爱基金”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俞范社区党支部书记索冬娜告诉记者,现有的民政救助主要针对户口落在本社区的受助者,而对于户口不在本社区的困难群体,想帮助也有心无力。“2015年经社区发动,居民自发募集一万多元救助了一名户口不在本辖区、但因家庭变故陷入困境的住户。当时大家提议,不妨成立一个基金,覆盖救助政策辐射不到的困难群体。”
2016年,俞范社区书画联谊会通过爱心扇义卖活动筹得一笔善款,书画爱好者们商议后决定把其中的2900元捐献出来,用于困难群体的救助。有了这第一笔收入,“微爱基金”便顺势成立,并确定帮扶的范围为助学、助老、助困。随后,基金陆续收到来自社工、党员、居民、家庭公益服务中心、老年电大、工疗站等个人、社团的善款,参与的人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基金已累计收到善款14847.4元,支出3718元。“资金全部来源于居民,由社区代管,全体居民监督。”社区出纳童蛟旭说,“每动用一笔钱都要开会讨论。”
当天会议上,大家就商讨了今年第一笔支出计划。网格长余莉建议:“俞范新村2号楼2单元住户袁昌祥老人,既要照顾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和妻子,还要带两个孙子,全家人靠儿子儿媳打工养活,每个月生活费、药费入不敷出。”听了余莉的话,大家当即决定去看望袁昌祥一家,并带去生活用品米和油以及慰问金500元。
慰问困难户、给70周岁以上的老人买围巾、给“小候鸟”买童车……自成立以来,基金已经发起多次捐助,尽管都是一些小事,但“微爱基金”却很有影响力。索冬娜表示:“在‘微爱基金’的带动下,有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做好事的行列里,助人扶困已成为社区风尚。下一步,将扩大‘微爱基金’的帮扶范围,让正能量感染更多人,让社区的凝聚力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