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爷爷,谢谢您为我们捐新床!”日前,一封来自奉化大堰学校学生的感谢信,引出了一位名叫叶元章的近百岁老人的爱心故事。
叶元章,祖籍宁波镇海庄市,现居上海,现已97岁高龄,退休前曾任宁波大学教授。此外,他还是一位作家,出版过散文,随笔和诗集,曾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颁发的“龙文化奖”。2016年在宁波慈善总会创立“叶氏静观”小额冠名基金。
那么,这封感谢信由何而来?
事情的起因,是一批被投放在奉化山区大堰学校学生宿舍的崭新双层铁床。之前,由于经费不足,学生长期睡在咯吱作响、霉迹斑斑的木板床上,校方虽十分着急却又无可奈何。去年年底,叶元章改变了这一现状—— “我从慈善总会处了解到,孩子们之前用的木床已经有20年之久,早已破旧,我想,我得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至少让他们睡得舒心。”叶元章当即与宁波慈善总会取得联系,从自己在宁波市慈善总会“叶氏静观”小额冠名基金中抽取3万元,用作孩子们的换床经费。
而叶元章写给宁波慈善总会的一封信,表达了一位知识分子对教育和孩子未来的殷殷真情。
他在信中写到:“一介寒儒、半生清贫,回到故乡宁大任教后二十年间致薄有积蓄,手头有少许闲钱,留着无用,烦请贵会予以安排,钱不多,但来源正当,皆劳动所得,个个清白,此款用于助学乃应有之义,且贫困山区,偏僻农村、海岛渔村办学条件较差,用来改善图书设备和其他设施定能受到欢迎……”他的这份善意,更是在无形之中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最好的“德育课”。
头笔经费很快发挥了作用,今年春节前夕,70多张崭新的铁架床悉数到位,可供140余名学生使用,伴随了几代学生的木板床终于“退休”。新学期一到,孩子们看到宿舍内崭新的床都笑开了怀,当他们得知这些床是一位近百岁老人捐赠时,纷纷拿出纸笔,争先要向这位“叶爷爷”道谢。在给一名同学的回信中,叶教授这样写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要读、要写、要学书法、学礼仪……做一个大有作为的人”。这封信被大堰学校印成德育教材,发放给所有学生学习。
通过与校方的联系沟通,叶教授了解到孩子们在生活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于是,他将其在“叶氏静观”账户下所剩的2万余款又全部捐出,继续为孩子们添置铁床及其他生活、学习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