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根据新形势下青少年的特点和成长规律,近年来,街道关工委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时空优势、情感优势,积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发挥老同志余热,对辖区广大青少年实施关心、教育、引导和帮助,在关心关爱青少年工作中发挥了主体作用。
一、抓组织、壮队伍
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我街道于2018年12月21日成立了市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兰江分会,下设32个工作站,覆盖村、社区和企业。根据关心下一代事业需要,街道关工委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上门求贤和“五老”互荐等多种方式吸纳品质好、富有爱心、热心公益、有专业特长、身体健康的老同志加入到关心下一代“五老”队伍。“五老”克服家庭困难,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对辖区内的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关爱帮教、帮困助学等工作。目前我街道有“五老”志愿者200余人,分设宣讲、帮困、网吧义务监督等七大团队,有序为辖区青少年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二、抓培训、促提升
为更专业化、精准化、多元化地给青少年提供关爱服务,根据青少年最迫切最关注最期待的需求,街道关工委不定期地对“五老”进行培训,提高队伍专业素养。几年来,我街道通过关工委政策解读、业务知识培训、实地观摩考察、典型经验介绍等多种方式促进“五老”的思维拓展和能力提升。通过以老带新、网络教学视频等的学习和培训,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五老”在自身专业特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加强学习,相互交流工作,掌握新的技能,提升了工作能力,以满足不同年龄层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组织“五老”去梁弄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培训,通过看、听、学、谈等一系列的活动,让“五老”再次接受红色洗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工作热情。
三、抓典型、树标杆
为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街道关工委树立了姜荣华、杨玦如等“五老”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标杆作用。组织“五老”听取模范人物姜荣华、全国劳模韩永盛等的先进事迹报告,召开先进工作经验交流会,激发了“五老”的奉献精神。在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影响和带动下,“五老”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四、搭平台、展风采
奉献是一种崇高境界。广大“五老”退而不休,继续奉献,体现了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境界。街道关工委通过成立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分会,组织“五老”不定期地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教育和关爱服务活动,使“五老”发挥“七大员”的作用。
1、当好“红色宣讲员”,弘扬红色精神。组织“五老”宣讲志愿者,在清明节前轮流值班,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肖东烈士墓,为前来扫墓的学生和各社会团体提供红色宣讲、秩序管理、周边保洁等志愿服务。老干部、老战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青少年讲述战火纷飞的英雄故事,通过老少同唱红色歌曲等,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培养爱国、爱党的高尚情操。
2、成为“爱的播种员”,培养感恩天使。开展“五老”结对关爱活动,用爱滋养青少年心灵。街道关工委对残疾、贫困、单亲、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积极组织“五老”与困难青少年结对子,从生活上、学习上开展关爱活动,“五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无私奉献。利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青少年感受浓浓的家国情怀,通过身边的感人事迹和为父母为长辈做一件事等活动,让青少年感受爱与被爱,从小培养孩子感恩的优秀品质。
3、当好“法治教导员”,增强法治意识。法院、司法机关等退休老干部通过“法治课堂”给青少年灌输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将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毒品预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引导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规范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公民意识,让青少年学生从小知法、学法、懂法、守法。
4、当好“环境监督员”,营造良好环境。为加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崇高品质,培养身心健康、意志坚强的一代新人,“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常年开展网吧监督活动,对街道辖区内22家网吧开展巡查和监督,每季度评选出放心网吧2家,监督员每周巡查和监督2次,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绿色良好的文化环境。
5、做好“环保倡导员”,开展环保行动。身教胜于言教,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中,“五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做好垃圾分类的排头兵,一方面充分利用“假日学校”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带领青少年学生在小区、公共广场、沿街道路开展义务巡逻、垃圾分拣活动;另一方面“五老”通过“厨余垃圾变废为宝”酵素制作等活动让青少年了解生活垃圾的完美变身给生活给环保带来的诸多益处,从小树立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6、当好“美学分享员”,塑造艺术形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街道关工委结合家长愿望和青少学生兴趣,坚持特色、注重实效,拓展书法、演讲、剪纸、绘画、陶泥、声乐等课程,“五老”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和比赛展示等方式让青少年感受艺术的魅力。
7、做好“非遗传承员”,传承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创新非遗保护、发挥非遗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老”通过“姚剧课堂”和“编织课堂”等非遗文化课程的开设,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激发文化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
“五老”还通过科普知识的传播,在青少年学生中种下一颗颗梦想的种子,引领孩子们走向科学的未来……
我街道三年来共募集资金30余万元,用于帮困助学,惠及青少年120多人次。
三年来我街道通过孝德文化的宣传和孝德教育的开展,发掘和评选出市级小孝星、美德少年10人;通过对特色学校的培养和创建,成功培育了一批有特色、有人才的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学校,如:肖东一小的姚剧、足球、老少同乐象棋班,世南小学DI社团等,在国家级比赛甚至国际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今后,我们将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不断开拓,继续发挥“五老”优势和力量,努力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成长成才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