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经验交流    
  典型经验
  家长学校
网站搜索    
典型经验    
梁弄镇关工委: 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时间:2021-09-24   阅读:次   来源:市关工委
【文字

    近年来,梁弄镇关工委在市、镇两级的高度关心和重视,立足本地红色资源,全力打响“红色”品牌,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下一代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一、注重队伍引领,构筑青少年“精神丰碑”
1、发挥“五老”队伍作用。梁弄镇组织成立了由老革命、老干部、老教师等为成员的“红色宣讲团”,他们充分发挥余热,通过“讲、演、唱、写”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如在梁弄镇中、镇小、市八中、市二职校、市实践教育基地、社区、农村等地进行红色教育宣讲。如老干部吴国强经常深入村里,以“宣讲红色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不忘国耻,励志图强”、“红色之光”为主题,宣讲红色革命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使青少年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原余姚市二职校张国源校长在梁冯村孝子祠堂进行“孝老爱亲,少年先行”为主题的教育实践讲座,使学生们详细了解了梁弄的孝子文化,增强了青少年朋友们“孝老、爱老、敬老”的意识,倡导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文明新风。
2、发挥“红领巾”队伍作用。为弘扬革命优良传统,激发青少年学习热情,梁弄镇中心小学于2011年7月成立了“红领巾”宣讲团,这支由10位优秀的少先队员组成的宣讲团队经过培养锻炼,积极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浙东抗战和浙东解放战争史;梁弄镇红色史迹、人文历史、山水资源等内容。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该镇组织“红领巾”宣讲团成员来到浙东区党委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旧址等红色阵地,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和低年级队员进行宣讲,弘扬红色文化精神,让红色革命的传统思想深入青少年内心,让“红领巾”宣讲团成为展示梁弄的亮丽名片。
3、发挥各部门队伍作用。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梁弄镇各部门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国际禁毒日,梁弄镇禁毒办、团委、关工委来到市二职校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禁毒宣誓签名活动暨禁毒知识讲座,教育青少年朋友们远离毒品,倡导和谐、文明的校风。如梁弄镇外口办、妇联非常关注外来务工子女节假日安全问题,成立了“小候鸟之家”,经常给他们带去各类成长书籍和学习用品,如梁弄镇法庭和派出所为学生们印发《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资料手册,引导青少年要遵纪守法,端正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又如梁弄镇宣传办开展的“恪守信孝俭,争做文明小天使”宣传倡议活动,为梁弄镇中学小学和湖东小学的学生分发了倡议书和近500只印有“恪守信孝俭 争做文明小天使”字样的宣传小水杯,促使青少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恪守信孝俭,积极争做文明的小天使,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充分整合资源,打造青少年“成长驿站”
1、打造校园红色阵地。以红军小学为教育阵地,营造校园红色文化。2011年11月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办公室授予梁弄镇中心小学“红军小学”称号,“中国工农红军浙江四明山革命英烈红军小学”称号,成为省内首家“红军小学”,并与天安门武警中队结为“共举中国梦,手拉手爱国主义教育共建单位”,与中央美术学院结为“共举中国梦,手拉手革命老区支教教学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学校积极整合红色教育资源,建设红色“教育驿站”。组建了“红色播音台”,传播红色文化;建成一条“红色文化长廊”,介绍红色故事;列一块“红军小学牌”,传承红色精神;设一个“红色教育馆”,培养红色传人;命名一批“英雄中队”,创建红色团队。同时还开辟红色教育载体,广泛开展红色学习活动。设立“小红军”图书柜,诵读红色经典;成立“小红军”宣讲团,与老同志们一起宣讲红色故事;成立“小红军”诗社,创作红色诗词;成立“小红军”合唱团,唱响红色歌谣;成立“小红军”舞蹈队,舞出红色精神。此外,学校还通过“小红军”重走红色路,宣讲红色梦,学做活雷锋等传递正能量的活动比赛,让红色文化、爱国精神潜移默化地深入青少年的内心。
2、打造现场教学基地。以革命教育基地为学习阵地,传递爱国主义精神。2011年清明节,开启“我们开始新长征,四明精神万代传”少先队寻访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活动,拉开了走红色之路的序幕。每年清明节前后,关工委的老同志每人手臂上都会佩戴“关工委志愿者”的袖套,为师生们带路咨询,维持扫墓秩序,在烈士纪念馆里为他们仔细、耐心地介绍各位英雄的简历和英雄事迹。每逢“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关工委都会有计划地组织师生们到浙东区党委旧址群、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旧址、前方战斗英雄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以“寻先辈足迹,走红色之路”为主题的寻访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寻访中了解革命史实、英雄人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深刻认识革命先烈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对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打造网上宣教平台。以微博微信平台为学习阵地,传递社会正能量。自2013年1月,梁弄镇先后在新浪、腾讯微博开通官方微博“火红梁弄”,微信公众平台“梁弄微视角”,针对青少年设立“践行信孝俭,争做文明小天使”、“春泥计划成长乐园”、“中国梦·少年梦——红色小诗人”、“红色记忆”、“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版块,积极宣传优秀的学习榜样,发布学生的优秀诗歌作品,积极宣传红色文化、诗教文化。同时举办例如“中国梦·我行动”主题征文,“网上纪英烈,缅怀当年追梦人”等微博征文活动。此外,梁弄镇还专门针对青少年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青春梁弄”,设立“青春动态”、“青春聚焦”、“与青分享”等专题版块。牢牢把握网络青少年思想引导的主动权,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成长环境,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春力量。
三、丰富德育载体,开设青少年“趣味课堂”
1、以春泥计划为载体。关工委配合“春泥计划”的实施,各村开展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参加,每年组织开展活动100余场,受益青少年2000余人次。例如“阳光少年•七彩假期”青少年游园活动,“五彩纸飞机放飞童年梦想”玩折纸飞机趣味课堂,沙画描绘美好童年,跳绳比赛等娱乐体育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助力青少年快乐度过假期;安全消防知识讲座、“五水共治”科普讲座、“恪守信孝俭,争做文明小天使”等道德讲座,让青少年养成明礼诚信、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价值观;退休教师陈双春带领青少年参观新四军浙东司令部旧址等,缅怀革命先烈,追寻革命历程,继承革命传统,让青少年进一步树立了爱国主义精神。
2、以诗教活动为载体关工委现有18位退休教师参加梁弄诗社活动,学习、宣传、创作红色诗教文化,定期为学生进行课堂指导。在梁弄镇校成立了“红小军”小诗社,为学生确立红色经典阅读篇目,开展红色经典诵读和诗词创作交流活动。经老师的一对一指导和润色修改,小诗社成员创作了“我的红色梦想”、“我脚下的红土地”、“我的少年梦”等作品,在校园中传诵。在梁弄镇中成立了学生社团——湖畔诗社,作品除收录在《梁弄诗讯》、《姚江诗讯》外,还编辑出版了《新芽朦胧》诗集一本。课题《基于诗词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已被宁波市教科所列为2013年规划课题,成为学校红色文化教学的一大亮点,同时梁弄镇中也成为了诗词教学的特色品牌学校。通过“中国梦 少年梦”等诗歌主题的创作学习,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以乡土教科书编印为载体。我镇在众多老同志的齐心合力下,出版了《火红的土地——梁弄》、《红色记忆》、《浙东红色歌谣》、《梁弄民间故事》、《浙江名镇梁弄》等多本书籍,其中涵盖梁弄的革命历史、名胜古迹、民间传说等方方面面,将这些红色教科书带入课堂,能让青少年更直观地学习红色革命传统,感受到“红色洗礼”。此外,镇关工委还积极组织课题调研活动,镇教育关工委副主任、镇红色之光宣讲团成员赵顺淼老师积极撰写调研报告,于2006年6月撰写《红土地上的关爱——梁弄镇教育关工委近年来工作回顾》文章,获宁波市教育局关工委优秀调研文章奖。2009年撰写《“红色之光”照亮下一代——关于宣讲团工作探索调研文章》,获宁波市教育局关工委优秀调研文章奖。
梁弄镇关工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关工委的工作,仍有不少差距。在今后工作,我们将紧紧围绕“五好”关工委创建标准,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为我镇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