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要闻 > 文件
工作要闻    
  领导讲话
  视点
  文件
  财政预决算
  简报
  媒体报道
  孝德教育专题
  关工先锋展示
网站搜索    
  文件  
中共宁波市教育局委员会文件
时间:2022-01-21   阅读:次   来源: 中共宁波市教育局委员会
【文字

  甬教党【2022】10号

  中共宁波市教育局委员会

  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关工委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市)教育局党委、市直属学校党委(总支、支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厅字〔2021〕46号),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教党〔2021〕34号),中共浙江省教育厅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浙教党〔2021〕12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甬党发〔2019〕70号)精神,结合宁波教育实际,现就做好新时代全市教育关工委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领会做好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性

  成立关工委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性安排,是党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党的十八以来,全市各级教育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主动作为、协同创新,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团结动员广大离退休老教师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为支持和帮助教育现代化、青少年成长成才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宁波教育新征程中,关工委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发挥老教师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促进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持续健全关工委工作的体制机制

  1.健全“党建带关建”机制。要以“党建带关建”为引领,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和党建责任制督查考核内容,纳入“五育并举”总体布局,纳入学校思政工作体系,纳入有关部门和学校的责任范围,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要全面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实现各级关工委有健全的班子、有“五老”队伍、有工作制度、有保障措施、有活动抓手、有工作品牌。

  2.健全组织体制。要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逐步做到中小幼以及民办学校关工委组织建设全覆盖。要重视加强关工委班子建设,领导班子由主任、常务副主任或副主任、秘书长组成,主任原则上由现职党组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兼任,退休、退居二线副局级(副校级)以上领导或有威望的退休老同志(老教师)担任常务副主任或副主任,秘书长由德育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兼任,领导班子成员由同级党组织发文任命,并及时报送上一级关工委。要确保区县(市)教育局关工委有两名以上专职人员(退休老同志)、学校关工委有1名以上专兼职人员(退休老教师)从事日常工作。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专兼职人员)因工作变动、身体、年龄等原因缺位的,要及时补充到位,做到有出有进、进出有序。

  3.健全队伍建设体制。要根据新时代“五老”队伍的新特点新变化,采取组织发动、典型带动、奖励促进等方法,动员和鼓励更多有热情、有能力、有干劲的“五老”参加关工委工作,着力分类构建核心队伍、骨干队伍和参与队伍。要重视离退休党支部的建设,关工委领导班子和离退休党支部成员应是核心队伍;根据实际,组建离退休教师思政讲师团、青年教师“传、帮、带”导师团、读书活动辅导团、问题学生心理咨询团等,形成骨干队伍;要积极鼓励引导广大离退休老教师利用自己特长、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关爱服务工作,扩大参与队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结构合理、扎根基层、富有活力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

  三、不断推进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1.坚持一条主线。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科学文化、科技素养和法治教育为重点,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健康成长、艰苦奋斗。

  2.推进两个工作品牌。一是推进“五好”学校关工委创建工作。要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的标准,开展“五好”学校关工委创建。要严格对照《测评细则》,积极做好市、县两级“五好”学校关工委的命名工作,力争到2025年“五好”学校关工委达到80%。二是推进“一地一品”“一校一品”特色工作。要积极培育、努力打造“一地一品”“一校一品”的关工品牌,巩固提升多年来业已形成的“教育关工品牌”,不断赋予品牌新的内容,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在“双减”常态化背景下,积极参加各地“假日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主动走进农村、社区、家庭、企业,开展志愿服务,扩大教育关工委的影响力。

  3.创设三大工作平台。一是健全完善协同平台。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由组织人事、计划财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团委、宣传教育、体卫艺劳等部门及退教协会为关工委委员单位,进一步完善关工委委员单位职责,着力构建协同工作的长效机制。要争取当地关工委的大力支持,协同协作,做到工作联动、阵地联建、资源共享、活动共搞。二是努力创建“老园丁”工作室。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组建“老园丁”工作室。动员更多有热情、有能力、有干劲的老教师,特别是新退下来或退休的校级干部和名特优教师,参加“老园丁”工作室,发挥他们的特长和能力,在新时代的关工委工作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推进“五老”数据库建设,建立“五老”志愿者注册制度,发挥他们在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的作用,配合学校做好课后托管服务的有关工作。三是积极开展“杰出校友”“工匠劳模”进校园活动。“杰出校友”“工匠劳模”是学生的榜样力量和精神动力。在普通中小学校开展“杰出校友”回母校活动,在职业学校开展“工匠劳模”进校园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力学生培养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时代新人。

  4.抓好四项常规工作。一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纪念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发挥各地各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讲师团作用,在青少年中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四史”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在青少年学生中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根脉,持续开展红色传统教育,讲好宁波的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持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慈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高尚情操。二是配合学校开展“青蓝工程”。要根据学校实际,积极配合开展“青蓝工程”。要挖掘名特优退休老教师的潜在资源,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通过个性指导、集体交流、网络等手段,帮助青年教师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不断提高,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持续开展关爱帮扶活动。探索关爱帮扶多样化工作机制,推动关爱帮扶活动向新领域新业态延伸。发动更多“五老”参与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提供困难帮扶、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关爱服务;动员更多“五老”力量参与宁波市成长指导中心的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咨询服务。突出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强化对困境儿童的思想引领和情感关怀。继续做好各级各类“帮困基金”的捐助、管理和使用工作,使关爱帮扶更精准。四是协同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深化“‘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活动,助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发挥“五老”和“讲师团”作用,打造系列网络课程,深入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提供实用的家教良方和教子艺术,开展具有正能量的家风、家训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四、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

  1.强化组织领导。要加强党对关工委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现职党政领导的主导作用,及时研究工作、布置任务、解决问题,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关工委工作汇报,组织一次专题学习培训,召开一次关工委工作推进会,有关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及时向关工委负责同志传达、通报。党组织的主要领导要积极参加关工委组织的重大活动,努力为关工委工作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完善保障支持。要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办公场所和必备设施,关工委所需工作经费纳入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年度预算。对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和坚持日常工作的“五老”人员,给予必要的交通、通讯、午餐、图书资料等工作经费〔具体标准由各区县(市)教育局和学校确定〕;对因工作需要并经批准驻会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和返聘的“五老”人员,应执行本单位返聘人员有关规定〔具体标准由各区县(市)教育局和学校确定〕;对经关工委批准,为学生作报告、讲党课和参与青年教师培训等的“五老”人员,按现任同级职称教师课时费标准予以补贴。对担负关工委工作的“五老”骨干,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予以慰问,相关经费在工作经费中列支。

  3.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发挥主流媒体和各级简报、网站、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宣传作用,宣传关工委和老教师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以及服务青少年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典型经验做法,大力弘扬“忠诚教育、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要大力开展“教育关工之星”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选树和奖励活动,激励更多老教师投身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

  中共宁波市教育局委员会

  2022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