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余姚市关工委举行全市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工作推进会,余姚市级及以上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负责人、阵地所属乡镇街道和部门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余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关工委主任卢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余姚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国钧主持会议,余姚市关工委专职副主任齐丽萍和副主任陈营江、丁义伟出席会议。 
近年来,余姚市各级关工委通过“自建自管、共建共管、他建我用”等途径,已成功创建余姚市级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32个,内容涵盖了党史国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等,其中全国级和省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各1个,宁波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3个。特别是今年,市关工委联合教育局、财政局、河姆渡文旅集团公司以及梁弄镇,以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为核心,统筹横坎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中小学综合素质实践基地资源,成功创建宁波首个“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卢建国在讲话中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的重要意义。校外教育阵地是各级关工委组织“五老”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开展教育服务青少年的重要平台,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领域,是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接受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要认清基地现状,积极发挥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作用。校外教育阵地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在引导青少年锤炼道德品质、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实现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明确使命任务,推进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高质量发展。要摸清底数,对照阵地创建标准,积极创建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要命名完善,做到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积极向市关工委申报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要发挥作用,提质增效,让校外教育阵地成为“五老”发挥作用、施展才能的平台,成为青少年参与“第二课堂”学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要完善机制,规范发展,建立健全开放接待、岗位职责、设备维护、人员管理、安全应急等日常管理制度,建好、管好、用好各类校外教育阵地,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参与度和阵地利用率,积极争创宁波级、省级及全国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会上,齐丽萍解读了《余姚市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与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建议。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余姚市关心下一代传统文化体验校外教育阵地、余姚市博物馆、余姚市冷江鳖业有限公司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舜耕历山校外教育基地、牟山镇少年军校、昱立民企传承基地7家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和特色优势作了典型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