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两办《意见》、省委两厅《实施意见》以及甬党发〔2019〕70号文件要求,以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强队伍,固基础,拓阵地,深入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和“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新的工作风貌和业绩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政治引领,确保关工委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心下一代工作首要政治任务。全区各级关工委要按照中央、省、市、区的要求及当地党组织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带头率先学习二十大精神,形成领导示范学、“五老”主动学、青少年踊跃学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浓厚氛围,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全部工作、提高工作水平、谋划行动方案。要组织广大“五老”利用文化礼堂、假日学校、教育阵地等,深入学校、村社、企业,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学习、宣讲、实践活动,把党的十九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二十大确立的战略部署讲清楚、讲明白,真正让青少年听懂、领悟、受教,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现实紧迫感、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严格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关工委整体水平。 对标市关工委“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到2025年“五好”关工委达标率80%的目标任务,全区各级关工委要认真梳理辖区内的基层组织创建情况,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摸清底数,明确任务,提出区级、市级“五好”创建计划。要认真重温市关工委《关于深入开展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创建“五好”学校关工委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创建“五好”民营企业关工委活动的通知》,逐条对照创建标准及达标要求,找差距,补短板,固基础,扬优势,充实创建材料,丰富活动内涵,加强队伍建设,力争今年底全区“五好”率达到70%。区关工委将加强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创建过程中,各街道、村社关工委要及时总结经验,并报送区关工委。 三、抓实主题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个重点,组织开展以“庚续红色血脉同心向党 老少携手前行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关工委要善于借助成员单位的专业力量,组织广大“五老”带领青少年瞻仰革命遗迹遗址、走进基地阵地场馆,以参观、报告、影视等形式结合读书、征文、研学等开展“红系列”教育,在寻成就、畅未来、表心声中不断升华思想道德,从而把“传承红色基因”工程推向深入。积极践行“浙江有礼 宁波示范”,发挥“五老”志愿专业团队的优势和作用,广泛开展学雷锋、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和“我是亚运小主人”“知孝理、学孝德、践孝行”“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等教育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四、创新阵地管理,切实提高校外教育阵地的作用。 以省市级校外教育阵地为龙头,带动各阵地在硬件建设、制度管理、经费安排、“五老”配备以及活动策划上再上一个台阶。充分发挥协会阵地教育辅导团作用,分片分类落实阵地辅导员,开展对各阵地更加精准专业的业务指导,构建协会联系领导、阵地辅导员、“五老”管理员三级阵地管理网络。大力创新育人平台,推进数字赋能,增加工作空间,探索更为多元的平台建设新模式,弥补新冠疫情带来的教育影响。加强与成员单位、群团组织的交流协作,特别是动员有现代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加盟关心下一代工作,以打破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时空局限性。各街道关工委要善于挖掘当地教育资源,不断丰富阵地教育内涵,积极推动阵地提档升级,努力打造类别齐全、特色明显、管理科学、效果明显的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群。 五、注重品牌创建,进一步扩大关工委工作影响力。 以“假日学校”“书香家庭”市级工作品牌为引领,加大对亮点特色工作指导扶持力度,努力打造服务领域更广、覆盖地域更大、服务质量更优的新项目。各街道关工委、协会要主动借力成员单位的专业优势,加大对亮点工作、特色项目的指导与扶持,深入开展调研交流、指导解困、总结提炼,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瓶颈、短板、弱项要集中力量逐一进行研讨破解,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设立品牌创建工作室,同时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做精做强做实列为市级的“假日学校”“书香家庭”工作品牌,在老品牌中借鉴经验,从新项目中发现增长点,带动关工委工作的整体提升。区关工委将于下半年评选一批区级品牌项目。 六、拓宽育人平台,力争线上教育走出一条新路子。 相对于线下教育,线上教育有着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特别是当下新冠病毒尚未被完全扑灭的环境下,显得更为安全可行。2022年,线上教育已经走出了可喜一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23年,要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形式,特别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爱国爱家、传统文化、军事国防、科技法律以及反诈骗、防溺水等方面,精心选择教育题材,科学设计教育载体,以收看视频、题库练习、答题竞赛等形式充实青少年的校外生活,为教育“双减”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持。 七、深化关爱帮扶,助力困难青少年健康成长。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发挥区关心下一代春苗慈善基金作用,深入实施“五老”关心下一代工程。各级关工委要认真调研,结合学校、民政以及村社可提供的名单,全面掌握辖区内困难青少年情况,并根据困难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要充分发挥“五老”在乡村振兴中的服务和推进作用,把“‘五老’授渔计划”和“学技能、创新业、育新人”活动推向深入。要动员一批技术能手,与青年职工师徒结对“传帮带”,成为青年职工的成长导师。加强对留守、残疾等困境少年儿童的帮扶,大力开展思想上关心、情感上关怀、心理上疏导、司法上援助、经济上帮困等活动,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关注他们的在校学习,确保困难青少年有一个良好的成才成长环境。 八、推动协会发展,不断激活“四化型”模式新动能。 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四化型”发展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总结协会成立五年来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在组织架构、队伍建设、活动策划、项目实施、资料积累以及表彰激励等方面再研究、再探索、再行动,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建强“五老”团队,拓展服务领域,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支持和帮助协会(团组)参加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探索建立区级项目资源库,努力形成多方“点单”“接单”的供需对接机制。 九、健全体制机制,着力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 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大力推进关爱服务体系和关爱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关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任务,进一步形成共同关爱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氛围。以“五好”关工委创建为抓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建强配好关工委领导班子,特别是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重新梳理村社关工委组织建设,明确人员分工,广泛动员有爱心有威望愿意为青少年服务的老同志到关工委队伍中来,不断完善“五老”激励机制,保证关工委工作有人管事、有人做事、有钱办事,确保基层关工委组织教育服务覆盖到全区青少年。 十、重视宣传效能,不断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 积极主动争取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支持,加强沟通合作。重视抓好信息宣传和新闻报道工作,加大向《中国火炬》杂志社“一刊两网两微一抖”的投入力度,鼓励各级关工委落实专人负责信息报道工作,提升报道的数量与质量。推动关工委自有网站、两微、公众号等平台的融合,广泛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广大“五老”的无私奉献精神,努力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网络,为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