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家庭教育
教育局关工委    
  组织机构
  政策法规
  工作动态
  老园丁风采
  特色工作
  德育工作
  家庭教育
  调查研究
  通知公告
  视频展播
网站搜索    
家庭教育    
从小培养空间立体思维,未来理科学习不吃力
时间:2023-04-21   阅读:次   来源:市教育局关工委
【文字

马萱是活泼可爱的高二学生,她学习用功,通达事理,举止文雅。她的语文、政治、历史、英语学科成绩都很优秀,可她的数学、物理、化学成绩却总是不理想。她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很吃力,花了很多功夫却不见多少成效,马萱和其她父母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马萱妈妈带着马萱来咨询,从马萱婴幼儿时期的成长过程到入学后的学习经历,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分析下来,原来问题的症结是马萱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差。

什么是空间立体思维?

空间立体思维也称“立体思维”“空间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能“立起来思考”。世上众多物体都是跃出平面,伸向空间的结果,小到弹簧、发条,大到飞驰的列车、航行的轮船、耸入云天的铁塔、摩天大厦……

空间立体思维在孩子的学习中,特别是初、高中学习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比如,学习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物理中的原子电子运动、化学中的物质结构、生物中的细胞结构、地理中的天体运动等知识,如果缺乏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即使再努力,成绩也不会突出。所以马萱学语文、政治、英语、历史等学科较省力,成绩也较好,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即便是很努力也学不好。

为什么孩子们空间立体思维能力有很大差别?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与他们婴幼儿时期的玩耍、游戏内容有关。

婴幼儿时期是探索世界的敏感时期,是大脑快速发育的时期,是获取知识习得能力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婴幼儿喜欢玩水、玩沙,喜欢用积木搭成各种造型,喜欢用泥巴、橡皮泥捏成各种人物、动物形象,喜欢用泥、沙、木棍玩盖房子、搭桥、建堡垒。孩子在这些需要立体思维的游戏中发展了空间立体思维能力。

马萱小时候喜静不喜动,她喜欢玩布娃娃、过家家、唱歌、画画等,很少玩泥巴、捏橡皮泥,也很少用泥、沙、树枝玩盖房子、搭桥、建堡垒等。正是这些需要用到空间立体思维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把空间立体思维潜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马萱小时候玩得少,长大了,在需要用到空间立体思维的学习上就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如何提升孩子的空间立体思维?

像马萱这样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差的中学生,首先是要树立起提升空间立体思维能力的自信心。课堂上要专注听老师的讲解,听不懂多请教,将知识搞懂吃透,实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课后要结合书本知识,在生活中、旅游中、娱乐中,用心观察房屋、建筑、桥梁、铁塔等立体结构,观察各种雕塑的形状、工艺品的造型,进行空间立体思考,想象这些物体为什么是这样的,能不能变成其他的样子。多用心观察思考,就会促进空间立体思维能力的提高。

此外,还要注重老师引导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训练,从书本提供的空间立体思维练习到实物的空间立体思维练习,细心琢磨其中的立体结构形式,把握其要领,并反思自己思考中的不足。“勤能补拙”,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

人的大脑有一个特征,你认为自己能行,大脑就会快速向这方面思考,自动加工这方面的内容。你若认为自己不行,大脑就懒得去思考。相信自己,勤用功、多思考,就一定能提升自己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

玩游戏,从小培养孩子的空间立体思维

0~6岁是婴幼儿身体、智力、能力、心理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孩子的身心发展、能力形成正是在自由玩耍中、在各种游戏中实现的。像马萱这样小时候没有抓住发展机会,长大后再去弥补,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学龄前,本来就是让孩子充分游戏玩耍的年龄段。父母应引导孩子玩耍游戏多样化,切莫以各种原因过多地加以限制。面对那些爱静不爱动的孩子,务必引导他们玩积木造型,用橡皮泥捏各种造型,用木棍、泥、沙建造桥梁、房屋等,这些需要用到空间立体思维的游戏能帮助孩子开发潜能。婴幼儿的潜能是“用进废退,过期作废”的。错过了这一能力形成的敏感期,长大以后弥补就很费力了。家长们不妨经常陪孩子玩这些好玩的空间立体思维游戏:

1.空间语言游戏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上楼梯、下楼梯的游戏,感受前面高,后面低,并用语言来表达;在室内和孩子一起玩:把小汽车放在抽屉里面,把小汽车拿到抽屉外面,把小汽车放在电视前面,把小汽车放在电视后面,把小汽车放在沙发上面,把小汽车放在沙发下面;在室外和孩子一起玩:左边是道路,右边是草坪,前面是小轿车,后面有公交车。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空间方位。

2.立体搭建游戏

引导孩子用积木搭建成机枪、大炮、大轮船、小飞机、小房子、大高楼、大木桥等各种造型,搭建过程正是发展空间立体思维的过程。

3.造型构建游戏

父母引导孩子用橡皮泥捏成各种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各种水果、家庭用具等;用泥、沙、木棍玩盖房子、搭桥梁、垒城堡、建长城等;用乐高搭建火箭、汽车、机器人、飞机、坦克、高塔等,造型构建过程需要充分的空间立体想象。

4.折纸造型游戏

与孩子一起玩折纸造型游戏。

●做纸弹簧:在纸上画心形,沿着轮廓一圈一圈剪下来,就变成了一颗心形纸弹簧。一伸一缩,让孩子感受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做立体小动物:在纸上画一条小鳄鱼,剪下来后把两只脚和尾巴着地,就可以变成一只立体小鳄鱼。

●用纸折叠出小飞机、小轮船、小青蛙等造型。纸飞机大概是每个家长都会折的,教孩子折纸也可以从你最熟悉的纸飞机开始。

5.活动手势游戏

有研究表明,当孩子用手势指示方位和物体的移动时,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手势游戏,大人说方位和移动方向,孩子用手势展示。比如大人让孩子用手势来表示前方、后方、左方、右方、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向高、向低、向南、向北、向东、向西、天上、地下、画画、写字、弹琴、打球、跑步、跳高、攀登、跳绳等,经常玩手势游戏可以提升孩子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

6.寻找“宝藏”游戏

把孩子喜欢的某样玩具藏起来,给孩子画一张平面地图,标出玩具藏起来的地方,让孩子根据地图去寻找。孩子通过上下左右等各种位置的判断,认识某个建筑物与另一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知道在哪里应该拐弯,在哪里应该直走,最后找到“宝藏”。3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已经具备了识图的能力。


 原创  作者  范树怀  宁波市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