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巷小学周边有一位‘活雷锋’,我们亲切地叫她谷奶奶。每天早上7点30分左右,她都会出现在去学校必经的十字路口,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我们。”1月2日下午,记者在阳明街道富巷社区见到了一篇小学生作文,文中这样表扬“谷奶奶”。 
“谷奶奶”其实并不姓谷,而是姓张,叫张鸣儿,今年65岁。3年前,她加入了富巷小学周边道路交通疏导银辉志愿服务队伍,现在也是一名社区关工委“五老”志愿者。这背后有一段感人的过往。 “我们家以前是贫困户,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给予了我们一家人最温暖的关怀,社区党组织逢年过节来探望我。现在我女儿成家立业了,生活好起来了,我想要回报社会。”张鸣儿说。 3年前的一天,张鸣儿路过富巷小学附近的十字路口时,看到当时的富巷社区二网格党支部书记韩小虎正在疏导交通,她就想着帮衬一把,这一帮就成了志愿者。一年后,韩小虎因身体原因不宜再疏导交通,张鸣儿从韩小虎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投身到志愿服务中。每天7点半就位,8点15分离开,3年1000多个日子,除发烧起不来以及节日、周末双休、寒暑假外,张鸣儿天天到岗。并且,张鸣儿对待小学生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孙辈一样,和许多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谷奶奶”。 “谷奶奶”爱管孩子的“闲事”。有一次,张鸣儿在疏导交通时看到一名小学生一边走一边擦眼泪,他的妈妈跟在后面。担心他的安全问题,张鸣儿将他拦了下来。“宝贝,怎么了?”听到“谷奶奶”关心的话语,孩子忍不住委屈地“告状”,说妈妈没给他买早饭,肚子饿得咕咕叫。而孩子的妈妈却向“谷奶奶”诉苦,哪有家长不疼孩子的,因为孩子挑食,想给他一个教训。张鸣儿听了事情的原委后,先陪着孩子吃了早饭,之后和孩子的妈妈聊起了天。在张鸣儿的开导下,孩子的妈妈也渐渐消气。“教育问题要‘细水长流’,不管怎么说,身体健康是第一位,要是饿坏了反而适得其反。”张鸣儿说。 张鸣儿对孩子们的爱心和耐心,还体现在热衷于帮助孩子们解决难题上。在疏导交通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孩子主动来寻求张鸣儿的帮助。“有些问题是我自己发现,有些是孩子主动过来找我的,不是忘记戴小黄帽了,就是忘记系红领巾了,旁边小店都有,我就自掏腰包给他们买,这三年来,我不知道买了多少小黄帽和红领巾了……”张鸣儿说。 有难事找奶奶,求助对象不仅仅是小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三年来的志愿服务,让许多学生家长认识了张鸣儿,有一些家长偶尔还会拜托张鸣儿接一下孩子。“要我接孩子的,基本上都是家里有实际困难的,他们让我接孩子也是出于对我的信任,我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因此,我还和许多家长成了朋友。”张鸣儿说。 张鸣儿的付出,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对张鸣儿表示感谢。“谢谢阿姨,太温暖了!”“阿姨辛苦了,谢谢你!”张鸣儿微信上不时会收到这样的消息,每一句都是家长真诚的致谢。 供稿:阳明街道关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