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桑已去,红船依旧,我们的家乡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多少次,华策走上学校的宣讲台,走进“红色基地”,以奋进之姿传递新时代“红船精神”,以童声讲述“声”入人心。她品学兼优,连续多年获评校三好学生、阳光学子;她勤学善思,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中的“学习先锋”;她多才多艺,编程、电子琴、拉丁舞样样精通,以浙江少年好声音,传播文化自信,传承红色正能量。 少年心,“红土壤”培育“红芽儿” “宁波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 华策从小就爱听家人讲革命故事:机智勇敢的王二小、宁死不屈的刘胡兰、四明山革命老区的抗战故事等,在她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立志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传播红色文化。 为了实现梦想,她向电视台的专家老师请教朗诵技巧,一遍遍练习发声,看到汉字就拼读,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为在宣讲中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多次来到张人亚党章学堂、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搜集更多珍贵史料,让宣讲更富感染力。 经过不懈的努力,“信仰”“理想”“生命”“坚守”……一个个“大”词,在华策的宣讲中,变得可见、可感、可亲,英烈们的精神迸发新的生命力。 少年行,“一点红”浸润“一片红” “同志们,革命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在宁波一所高校,华策动情地讲述着奉化籍烈士裘古怀的故事,大学生们报以热烈掌声。 作为宁波市首批“小红缨”红色故事宣讲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宣讲员……10岁的她,已有4年的义务宣讲“工龄”, 高质量完成近60场线下公益讲解,激发了大家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坚定开创未来的理想信念。 她创新探索“朗读1+1”,化身红色“领读员”,邀请省党代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宁波妈妈”张亚芬分享难忘的参会经历;走进“浙东红村”余姚横坎头村,与“大宣讲员”们一道探索乡村振兴密码;赴奉化区松岙镇“宁波农民领袖”卓兰芳故居,与退伍老兵共同追寻红色人物的初心印迹……她创新开设“小青葵朗读者”视频号,化身“小主播”云端开讲;录制“预防溺水”“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等原创公益短片20余部,网络总浏览量近10万次。 2023年,她参与录制《我是亚运小主人 我在宁波等你来》迎亚运官方主题宣传片,在杭州2022年亚运会、央视频、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中央、省级平台广泛展播,受到一致好评。 少年志,“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她善于钻研学习,又勤于创新思考,为红色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培树打下坚实基础。 “什么方式,怎么操作,可以让大家随时随地都能听到解说宣讲呢?”2021年,带着这样一个目标,华策在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下,参与宁波部分“红色基地”和“非遗博物馆”语音介绍录制,让观众扫码即可聆听音频,全面提升了宣讲的辐射广度与宽度。 此后,华策在自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弘扬者中不断前行。发挥朗诵及主持特长,策划开展“年俗文化进万家”“我是小小非遗传承人”等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各种助困公益动,积极做好校园内外垃圾分类督导;疫情期间,带动同学邻里制作抗疫宣传画、手抄报宣传防疫知识,为抗疫增添力量。 身处“书香之城”,华策还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少年担当。2022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成功获评浙江省“小小书香大使”称号,带动身边的同学,乃至全市的红领巾队员们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四史”的浓厚氛围。 2023年,作为宁波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她所提交的《手表电话,想说爱你不容易》被评为全省优秀红领巾提案,展现了宁波少年的精神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说,少年们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华策正是这样一位勇于创新、博学笃行的新时代少年,努力践行着“红船精神”,自觉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不断奉献着自己微小而不凡的少年力量,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