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经验交流    
  典型经验
  家长学校
网站搜索    
典型经验    
梁弄镇关工委:用心谋划 丰富载体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时间:2024-04-11   阅读:次   来源:余姚市I梁弄镇关工委
【文字

近年来,梁弄镇关工委充分依托宁波首个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深化打造“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工作品牌,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整合多方资源,努力打造青少年“成长驿站”

一、打造特色现场教育阵地。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有效串联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正蒙学堂、抗日根据地旧址群等红色旧址,推出红色研学线路,创设“三体验六走进”系列主题活动,打响“在现场教学让历史说话”的梁弄特色现场学习教育品牌,每年吸引超万名青少年前来学习参观。

二、打造红色校园文化阵地。因地制宜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建成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教育馆、“小红军”图书柜,成立“红色播音台”,推出“小红军”重走红色路、宣讲红色梦、学做活雷锋等活动,让红色擦亮青少年成长底色,红军小学获评全国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先进单位。

三、打造多维网上宣教阵地。活用新媒体宣传矩阵,打造青少年学习“云课堂”。在“青春梁弄”微信公众平台,设立“青春动态”“青春聚焦”“与青分享”等版块;在“五彩梁弄”数字平台、“火红梁弄”微博、“喜马拉雅”APP等平台推出“我在红色教育基地等你”“抗币的故事”等快闪视频及“梁弄之声”小主播“云宣讲”等红色故事音频,扩大青少年学习教育的传播力和覆盖面。

发挥“五老”作用,努力构筑青少年“精神丰碑”

一、义务讲解,用心当好“传声筒”。为进一步守护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五老”争当老区红色文化“传播机”,在清明、暑期、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分批赴各个点位为青少年带路指引,生动介绍红色旧址展厅情况,深入讲解发生在旧址群的红色故事,成为老区红色景区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现身说法,精心宣扬“好声音”。“五老”组建“红色之光”宣讲团,近年来,累计开展各类红色宣讲200余场,受众达3万人次。如“五老”多次走进中小学校,为青少年宣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梁弄战斗故事》等;每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后为浙江大学等百余名高校学生宣讲红色故事。

三、编撰书籍,潜心点亮“梁弄红”。发挥“五老”积极作用,对梁弄红色革命史进行全面梳理,先后编撰《火红的土地》《红色记忆》《浙东红色歌谣》等9本红色书籍,让青少年更直观地感受“红色洗礼”,为红色文化传承留下宝贵财富。

丰富活动载体,努力创设青少年“红色课堂”

一、深化“假日学校”活动。始终以“我心向党  永远跟党走”为主线,扎实推进暑期“读一本红书、看一部红色电影、参观一处红色历史遗迹或纪念馆、写一篇观后感、讲一段红色故事”的“五个一”我心向党活动,结合传统文化、文明实践、法治科普等内容,让青少年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中成长成才,每年开展“假日学校”活动百余场,受益5000余人次。

二、深化红色诗教活动。巩固“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成果,发挥红色诗词对青少年成长的教育作用,在红军小学设立“红小军”小诗社,推出红色经典阅读篇目,创设红色经典诵读、诗词创作交流等活动。在梁弄镇中设立湖畔诗社,梁弄诗社成员定期作课堂指导,学生作品除收录在《梁弄诗讯》《姚江诗讯》外,还编辑出版《新芽朦胧》诗集。

三、深化青年之家活动。以“红色青年之家”为载体,积极搭建红色文化舞台,整合镇域内企事业单位、学校、青创客等资源,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红色实践活动,如红色故事讲堂、“榜样的力量”公开课、特色主题团(队)日等活动,参与青少年达3000余人。

下步,梁弄镇关工委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关工委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群众性、创新性,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全市关心下一代事业作出梁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