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工信息 > 工作动态
关工信息    
  工作动态
  花絮采撷
  通知公告
  计划总结
网站搜索    
工作动态    
七彩童年·乐享假日——北仑区暑期假日学校之赓续红色基因篇(五)
时间:2024-07-31   阅读:次   来源:北仑区关工委办公室综合
【文字

新碶街道海棠社区:共唱红歌《东方红》 老少同声颂党恩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哪里出现的歌声?原来,是假日学校里一位老年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合唱。7月23日上午,海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海棠社区关工委邀请了社区老党员应一淼阿姨作为“五老”志愿者,前来假日学校为孩子们上课,共唱红歌《东方红》。

海棠.jpg

课上,阿姨为孩子们介绍了《东方红》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义,详细讲述了这首歌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并解释了歌词的深刻含义。“索、索拉、略······”阿姨一字一音,耐心地教孩子们识读简谱和歌词的发音。孩子们有的鹦鹉学舌,有的自带口音,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在阿姨的多次纠正和指导下,孩子们逐步掌握了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

同时,阿姨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练习,孩子们在练习的过程中相互帮助,最终成功和阿姨共同演绎了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东方红》。整个教室里充满了热烈的氛围,大家都沉浸在音乐的激情世界中。

据了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了加强辖区内未成年人的爱国之情,海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特邀请社区老党员应一淼阿姨和孩子们同声颂党恩,鼓舞孩子们在红色记忆中汲取力量,以更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前行。

新碶街道雪莲社区“五老”志愿者传承红色基因

7月19日上午,新碶街道雪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深“五老”志愿者顾晚霞在假日学校课堂上生动地讲述着经典红色故事《鸡毛信》,将革命历史的火种传递给新一代。

“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这是一封顶重要顶紧急的鸡毛信……”雪莲社区假日学校教室里,顾老师的声音铿锵有力。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革命者在艰难岁月中,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传递情报、完成任务的感人经历。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红色传统的珍视。顾老师的讲述不仅重现了历史场景,更是将红色基因的传承融入了每一个细节之中。

在场的孩子们被顾晚霞的讲述深深吸引,他们或是紧张地握紧小手,或是激动地回应老师,讨论着故事中的情节,眼神中闪烁着对英雄的崇拜。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英勇的牺牲都是值得每一代人学习和继承的宝贵财富。”顾老师的讲解不仅限于故事情节的复述,她还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孩子们思考那些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内涵。

通过邀请“五老”志愿者讲述红色故事,旨在让孩子们了解革命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红色的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雪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关工委将继续邀请“五老”志愿者带领辖区青少年儿童探索和学习更多关于红色文化的知识,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霞浦街道百灵社区:承红色基因 做时代新人

为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7月16日上午,霞浦街道百灵社区关工委邀请九峰小学俞红素老师带来“闪闪的红星”红色教育课堂,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白灵社区.jpg

活动现场,老师首先讲述了农家少年潘冬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革命,最终成为解放军战士的成长历程,随着“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的歌曲缓缓响起,老师放映电影《闪闪的红星之红星小勇士》和孩子们一同欣赏。在观影过程中,大家全神贯注地看着大屏幕,时而兴奋鼓掌,时而严肃紧张,深深被电影中跌宕起伏的英雄故事所吸引……杨宇翔同学表示,“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先烈为我们争取来的幸福生活,学习潘冬子在人生道路上克服艰难险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仰、坚强的人。”

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一代的努力,红色教育更是一场革命传统的教育,它在无声中浸润,让孩子认识历史,继承优秀传统。霞浦街道百灵社区关工委希望通过红色课堂,不断丰富教育形式与内容,让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红色精神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戚家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个!”7月18日,戚家山街道鹰山社区在假日学校组织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 

戚家山.jpeg

现场,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相关内容,让大家对民族团结、爱国爱党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引导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随后,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孙人建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非遗竹编画。孙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竹编画的历史、传承意义、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孩子们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操作环节,孩子们运用老师教师的知识,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将竹编按照顺序交叉编织,再用卡纸剪出含有爱国、爱党、民族团结元素的图案,将它们和编好的竹编板一起放入相框中。欢声笑语中,一幅幅承载着对民族团结的向往、饱含对党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的竹编画呈现眼前。“老师说,我们就像石榴籽,要紧紧抱在一起,要团结有爱,互帮互助。”参加活动的小学生陈新宇拿着自己的作品自豪地说道。

新碶街道芝兰社区:当红色文化遇上非遗剪纸,非遗剪纸点亮七彩夏日!

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北仑新碶街道民间剪纸历史悠久,也是重要的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2日,新碶街道芝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芝兰社区关工委开展非遗剪纸进假日学校活动,邀请老师为社区假日学校学生带来了一节非遗剪纸课堂。

芝兰.jpg

活动开始,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党节的由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回顾党的光辉历程。随后,向学生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方法和技巧,从剪刀的用法到折叠方法,一步步细致地讲授,示范讲解了“折、叠、剪、镂”的剪纸流程。

在老师的带动下,大家纷纷动手,剪刀在指尖流转间,小小的一张红纸在大家手中变成了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看我剪的五角星!”伴随着剪刀咔嚓咔嚓的声响,小朋友们手指灵巧翻转,一幅幅“红色”图案呈现出来,大家欣喜地感受着剪纸艺术的魅力,各个脸上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

把传统非遗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不仅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培养了小朋友们的爱党爱国情怀,让小朋友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继续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