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本地经验
经验交流    
  调查报告
  本地经验
  他山之石
  专家理论
网站搜索    
  本地经验  
“双先”风采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应国铭
时间:2025-11-14   阅读:次   来源:宁波市关工委办公室
【文字

9月16日至17日,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表彰全国599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1397名先进工作者。其中,宁波共2个集体和7名个人获得表彰。让我们共同弘扬新时代“五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在关心下一代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再谱新篇。

退休不褪色  余热映初心

应国铭

宁波市关心下一代专家团副团长、鄞州区下应街道关工委委员、绿色共富“五老”工作室负责人

应国铭同志原任下应街道农技站站长,现任宁波市关心下一代专家团副团长、鄞州区下应街道关工委委员、绿色共富“五老”工作室负责人。他是一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与地方文化传承领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党员,56年如一日坚守初心,退休后仍活跃在乡村田野、社区课堂,发挥余热。应国铭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家乡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农技推广:守护桑果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应国铭同志在农业技术领域深耕多年,退休后仍心系“三农”。2009年,天宫庄园桑树遭遇严重白果病,发病迅速且对常规药剂抗药性强,农户们无计可施,天宫庄园旅游业也因此受损。应国铭临危受命,带领攻关小组经过一个月的苦思钻研,成功研制出应对白果病的药剂,挽救了大批桑树。此后五年,桑果产量逐年攀升,带动了果汁果酒行业蓬勃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日常中,他频繁穿梭于宁波各地的田间地头,无偿为农户提供养殖指导。他通过电话、微信与农户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答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他的微信通讯录里有来自市内外30多名长期联系的农户,来自宁波、杭州、江西等地。每年桑果生长的关键期,他都会按时前往指导,帮助农户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社区服务:情系社区治理,关爱青少年成长

应国铭同志是社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他发挥自身农业技术优势,为青少年开展农艺知识科普,指导孩子们进行水培植物种植,点燃他们对自然植物的热爱。他还在暑期为孩子们准备了气象知识等丰富多样的课程,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在社区治理中,他参与矛盾调解工作,用群众话聊家长里短,说话接地气又情理结合,让矛盾在基层“熄火”。他关心社区发展,为社区的繁荣建言献策,是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润滑剂”。

三、文化传承:编撰乡志,守护地方历史文化

针对地方历史文化逐渐远离的现状,应国铭同志主动请缨,牵头组建下应街道《乡愁雅应》银辉志愿服务队,打造《“赤脚编辑”——下应街道银辉党员编撰乡志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团队走村串巷,寻访乡贤、搜集资料,为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留下珍贵记录。在编撰《乡愁雅应》过程中,他构建了充满活力的共生系统,形成“志愿者走访-老乡贤口述-大学生考证-文学家整理”的一体化编辑研究体系,以及“老-中-青-小”的文化接力路径。团队累计下乡108次,收集乡贤故事20余篇,记录的手写笔记多达90余册。

四、精神传承:跨越时空的对话,激励后人奋进

应国铭同志不仅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者和社区服务的践行者,更是精神传承的火炬手,他积极参与各类精神传承活动,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激励年轻一代。他多次在银青传承分享会上,讲述自己年轻时的奋斗故事以及74本笔记本背后的努力与坚持,都让年轻干部们深受触动,感受到了一位老党员的豪情壮志和拼搏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