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7日,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表彰全国599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1397名先进工作者。其中,宁波共2个集体和7名个人获得表彰。让我们共同弘扬新时代“五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在关心下一代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再谱新篇。
退休不“退场” 山海间续写奉献新篇 钱联国 象山县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象山县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育苗宣讲团团长 钱联国,象山县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县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育苗宣讲团团长,是一名有着41年教龄的老党员、老教师。自2017年从丹城第二中学退休以来,他初心不改、热忱不减,用8年时间走遍全县18个乡镇街道,开展300余场宣讲,覆盖线上线下10余万人次,以“退休不褪色”的实际行动,持续播撒信念与关爱的种子,在象山的山海之间默默书写着一名老党员的奉献新篇。 一、深学细悟,讲好理论“家常话” 
钱联国同志始终秉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的自我要求,当好党的创新理论“播种机”。他收集中央党校专家讲座视频、地方发展史料,巧妙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八八战略”等理论,与象山近20年城乡变迁、渔业发展、亚运筹备等案例结合,让理论宣讲“活”起来、“实”起来。为让宣讲更生动,他自掏腰包购置投影仪、幕布,从零学PPT制作,无论海岛文化礼堂、田间地头,还是烈士纪念馆,一台笔记本、一套便携设备,就是他的“流动课堂”。渔民们说:“钱老师讲政策,不照本宣科,结合我们打渔的日子说变化,听得懂、记得住!” 二、精准滴灌,分类宣讲“接地气” 钱联国同志善于因人施讲,总结出“一类对象、一种风格”的精准宣讲方法。面向学生,他讲述雷锋和革命先烈故事,用青春的语言传承红色基因;面对渔民,他以“渔网”“渔船”为喻,生动解析政策,共话乡村振兴;在社区,他围绕养老、治理等话题,用身边事引发共鸣。2021年加入县“十团百堂”宣讲团后,他更是不辞劳苦,将课堂延伸至偏远海岛。前往檀头山岛时,他凌晨五点便踏上行程,即便遭遇风浪,仍小心护着设备,坚持如期开讲;得知渔民白天出海,他便将宣讲安排在傍晚,借着夕阳余晖,在渔村广场与大家畅谈政策、共话发展。 三、暖心润心,真情关爱“护新苗” 
钱联国同志在宣讲铸魂工作之余,更将大量心血倾注于关爱下一代成长。2020年起,他牵头“阳光心晴”项目,汇聚10余名退休党员教师的力量,为困境儿童量身定制家教、艺术、普法等课程。四年来,他多方筹措近10万元资金,已助力100余名孩子跨越成长难关。针对海岛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问题,他发起“海岛追‘锋’好少年培育计划”,定期组织登岛活动,带领孩子们瞻仰英烈故居、参观亚帆中心,并提供“一对一”课业与心理辅导,该计划已惠及400多名海岛儿童。 8年来,钱联国同志坚守“交通自理、设备自带、自掏腰包,不拿讲课报酬”的“三自一不原则”。面对“图什么”的疑问,他指着党徽说:“我是老党员,穿红马甲就不能辜负信任,为了钱就不佩戴这枚党徽。”68岁的他仍脚步不停,每周至少2场宣讲,每月看社区困境儿童,还计划把象山“渔文化”融入红色宣讲,让奉献的旋律继续在山海之间回响、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