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本地经验
经验交流    
  调查报告
  本地经验
  他山之石
  专家理论
网站搜索    
  本地经验  
“五老”工作室风采展--宁波大学关工委“五老”导师工作室
时间:2025-11-25   阅读:次   来源:宁波市关工委办公室
【文字


为展示我市“五老”工作室的建设成果与时代风采,市关工委于近期在全市推选出15个优秀案例。这些工作室扎根基层,覆盖思政教育、法治护航、文化传承、科技服务、矛盾调解等多个领域,生动展现了广大“五老”的银发担当与奉献精神。为加强示范引领,推动互学互鉴,即日起推出【“五老”工作室风采展】专栏,对先进事迹与特色实践进行系列宣传。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工作室,弘扬“五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共同营造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浓厚氛围,续写育人新篇章。


聚焦青年师生需求  赋能专业成长之路

宁波大学关工委“五老”导师工作室

一、引言

宁波大学关工委“五老”导师工作室是学校关工委的育人阵地,聘任杨心德、方志梅、周宇、李英等4位不同领域“五老”专家担任导师,以“固定开放日+线上预约”模式,构建全校关心下一代综合咨询服务平台。近两年,服务青年师生近200人次,有效解决青年师生问题近300件。

二、主要做法

(一)精准定位,聚焦青年师生迫切需求。通过青年教师、青年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展开调研,针对青年师生被思想困惑困扰、为学业瓶颈发愁、对就业方向迷茫、因生活琐事烦恼等问题,宁波大学关工委确立“五老”工作室的工作定位: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学业帮扶为重点,聚焦新生适应、生涯规划、青年教师科研等节点,以全场景覆盖的方式为青年师生提供指导、引导、辅导。

(二)名师领衔,打造高水平导师团队。围绕青年师生成长需求,“五老”工作室在成员遴选上精心谋划,重点吸纳覆盖青年师生成长关键领域的专业人才,确保“五老”力量能精准匹配并有效服务。如方志梅、周宇老师在教学科研领域经验丰富,可在学业指导、科研方向规划等方面提供高质量建议,杨心德、李英等老师在心理咨询领域具备深厚专业功底,能精准解决心理方面问题。队伍的专业性为工作室提供坚实保障。

(三)完善机制,推动标准化落地运营。为“五老”导师工作室设立固定办公场所——宁波大学真诚图书馆三楼A301,每周三线下开放咨询,可通过宁波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预约系统预约导师和时间,也可现场直接咨询。同时,建立“服务台账+定期分析”机制,保障指导质量和效果。

三、经验启示

(一)创新性:需求驱动转型。整合分散“五老”资源为全领域团队,以线上预约突破传统“坐班等待”,解决供需错位、响应滞后问题。

(二)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轻量化适配。核心依托“4导师+1场所+1系统”,无需大投入,流程制度标准化。目前,其在校内实践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并成功从宁波大学推广至附属学院、青藤书院,实现了服务范围的有序拓展。

(三)长效性:保障性政策。定期优化服务,提升对青年师生的吸引力;参考校内人员按时足额发放“五老”劳务费;校关工委设校级先进工作者评选,提升“五老”积极性。

四、完善举措

一是主动学习,提升建设经验。积极联系宁波市关工委等上级单位、兄弟高校、全国优秀“五老”工作室,组织“五老”骨干与工作人员实地交流、线上取经。二是创新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依托关工委微信公众号,拓宽留言互动模块,首先实现线上信息互通,再逐步拓展至师生困惑咨询;尝试“五老+”结对模式,提供结对帮扶服务,并逐步推广。三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范围。通过院校两级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拓宽宣传平台,定期推广宣传;挖掘典型案例,凝练特色品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