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推动阳明心学的代际传承,一场别开生面的“阳明心学共寻迹 银红携手度重阳”银红联建研游学活动,于重阳节当天在王阳明故居温情上演。 银红携手,共赴阳明故里 
古朴雅致的王阳明故居前,余姚市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五老”骨干、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代表、市老年大学师生代表与来自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花园校区朝气蓬勃的“红领巾”们欣然汇合。一老一少,相视而笑,瞬间拉近了距离。这不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次跨越年龄的智慧传递与温情陪伴,完美诠释了“老带少、少促老”的活动宗旨。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共同漫步于青砖黛瓦的故居之中。听解说员讲述着阳明先生的生平,将书本上“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思想,化为一段段生动鲜活的故事。大家听得入神,不时发问,在古老的建筑与前辈的讲述中,切身感受着心学智慧的博大与平实。 聆听教诲,深解《客座私祝》 
活动第二站,全省老年大学优秀教师、市老年大学教师诸焕灿给大家带来了对阳明先生《客座私祝》的精彩讲解。这篇珍贵的家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与为人处世的智慧。老人们凝神细听,深感共鸣;孩子们虽显懵懂,但在诸老师的耐心解读下,也初步领略了其中涵义,中华文脉在无声中悄然流淌。 巧手传拓,匠心传承文脉 
最受欢迎的环节当属《客座私祝》拓片制作体验。在指导老师的示范下,“银龄”朋友与小朋友细心操作。老同志们沉稳耐心,把控着扑墨的力道;孩子们眼神专注,小心翼翼地铺纸按压。当清晰的文字最终完美呈现在宣纸上时,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不仅仅是一件手工作品,更是两代人的一次与先贤的对话,一堂生动的“知行合一”实践课。 本次“银红联建”活动在温馨与收获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它成功地将“敬老”与“传文”紧密结合,让银龄长者在发挥余热、传递智慧中实现了老有所为的价值感,也让孩子们在陪伴与实践中,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熏陶。阳明心学的种子已借此机会播撒在心田。未来,余姚市老年大学将继续搭建此类代际共融的平台,让银龄风采与少年朝气交相辉映,共同为传承地方文化、弘扬时代新风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