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中国关工委与中央文明办联合表彰了一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在此次评选中,鄞州区退休农技专家应国铭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成为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10月23日,宁波市关工委调研慰问组深入我区多个镇街,实地调研“五老”工作室建设与“农创客”帮扶工作,全面展现了鄞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扎实成效与创新活力。 应国铭是鄞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杰出代表。这位从田间地头走来的“桑树专家”,自2010年起便牵头创立了湾底村绿色共富“五老”工作室。工作室从最初由4名退休老干部组成的“智囊团”,发展壮大为汇聚多领域退休专业人才的强大团队。工作室攻克了桑果“白果病”难题,为全国果农挽回损失超千万元。工作室开启“青年农技人才培育计划”,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农业骨干。十余年来,应国铭开设近300节青少年科普课程,用74本工作笔记讲述创业故事,诠释初心使命。 
东柳街道“五老好人工作室”由全国道德模范潘明杰领衔,汇聚52名平均年龄为68岁的“五老”志愿者。工作室运用“335快乐调解工作法”,累计化解纠纷三千余起,成功率100%。在关心下一代方面,工作室成立“青春护航队”,开展法治教育、帮扶困境儿童46人次,成功调解多起“小候鸟”纠纷,助力社区矫正青少年融入社会,构建了“好人引领、团队运作”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潘火街道香园社区“五老”工作室探索党建引领下的“邻团社”模式,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吸纳30名志愿者组成7支专业团队。通过“以邻聚邻”挖掘“五老”能人、“以团带团”项目化运行,工作室孵化出“乐跑公益”等社会组织,开展红色宣讲、传统文化普及等公益活动,筑牢青少年成长安全防线。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培育青年投身乡村建设是重要一环。姜山镇走马塘村和云龙镇云龙村的农创客项目,展现了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00后乡村经理人虞燕团队引进特色业态,推动文旅项目落地,每年开展文化活动10余场,提升古村文化影响力。 云龙镇云龙村农村职业经理人任朝辉以“文创赋能乡村”为理念,主导文化创意园招商,引进10余家业态,引资600万元,盘活闲置资源打造“云下牧场”,单日客流量破千,吸引2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 从应国铭的绿色共富,到潘明杰的基层调解;从香园社区的“邻团社”创新,到走马塘、云龙村的青春力量,鄞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阵地坚实、品牌突出、成效显著的特点。“五老”的银发智慧与青年的创新活力交织,共同打造了关心下一代事业的“鄞州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