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本级文件
政策文件    
  上级文件
  本级文件
网站搜索    
本级文件    
宁波市北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北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和2025年北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意见的通知
时间:2025-02-13   阅读:次   来源:北仑区关工委办公室
【文字

仑关工委〔2025〕1号

各街道关工委、教育局关工委、区关协:

现将《2024年北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和《2025年北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希望各单位结合实际予以贯彻。


宁波市北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5年2月13日                     

2024年北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


2024年,北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时代主题,充分发挥“五老”优势 ,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注重立德树人,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北仑开发建设40周年为主线,开展系列党史国史教育、爱国爱乡情怀培养的多元化教育实践。一是活动引领。区关工委组织开展了“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60名。小港街道关工委组织实施了“老少携手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假日学校成果汇报演出活动。春晓街道关工委组织实践了以“赓续红色血脉同心向党·老少携手前行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青少年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二是课题引领。向市关工委推荐了5场关心下一代百场宣讲红色精品视频课件,其中霞浦街道关工委《浙江党史上的张人亚》和郭巨街道关工委《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荣获市级十大优秀课件,大榭街道关工委《渡海第一仗》受到市关工委的好评。三是宣讲引领。区关协思想道德宣讲团、红色基因传承项目组、老战士关爱教育团等团组,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传统节假日为契机、各大红色教育阵地及假日学校为平台,进学校、入社区、部队,积极开展“建区40周年·家乡巨变”“老少共话改革开放”“渡海第一仗”北仑革命烈士事迹、对越自卫反击战宣讲等活动,全年活动50余次,受益青少年10000余人次。

二、注重协同合力,实施阵地育人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全区26家关心下一代教育阵地实践育人的作用,组织青少年利用各阵地开展知史爱国教育、素质拓展体验、传统文化传承等系列研学。一是整体推进。发挥协会阵地教育辅导团的作用,按照市、区两级校外教育阵地使用评估管理细则要求,通过巡回指导、年底调研评估等方式促进阵地的使用与管理,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励,进一步提升了各级校外教育阵地运行质量。二是双线并行。近年来,多个阵地相继开启“线上线下”相结合功能,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戚家山街道关工委组织假日学校学生走进辖区内校外各个教育阵地,通过抖音号、视频号等直播方式介绍校外阵地,零距离、无时差引领青少年感知红色精神之魂。三是突显典型。2月28日,中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视察了霞浦街道张人亚党章学校,与“五老”志愿者代表面对面交流,还亲切慰问了红领巾讲解员。该阵地被省关工委推选为全国级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校外教育基地。11月8日,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一行到白峰街道小门村徐家大院调研,对阵地建设表示充分肯定。

三、注重作用发挥,实施“五老”关爱服务工程。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积极开展关爱帮扶,提升工作实效,让青少年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一是精准帮扶对象。区关协留守(困境)儿童帮扶团组织20余名“五老”志愿者结对41名留守(困境)儿童,对特殊儿童进行调研建立个人档案,为每人发放1200元生活或学习用品。二是丰富活动内容。郭巨街道关工委制订了相关的每月主题活动,一共开展了“畅游盛岙花园”“情暖童心·欢庆六一”“爱满重阳·孝润童年”“贺元旦庆新年”等9次系列活动。区关工委承办了市关工委为期3天的留守儿童“起航心灵,点亮未来”兵之初军事夏令营。通过一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更传递了温暖和爱心,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点亮对未来的希望。三是营造成长环境。区协会各团组“五老”志愿者利用自身优势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环境。绿色网吧监督团的21位“五老”全年安排近1400人次,对全区网吧开展不定期巡查。道路交通护苗队每天放学时段组织5-6位“五老”志愿者,在幼儿园门口交通劝导,全年出勤1580余人次,合计1200小时。阳光家园“五老”志愿者,联动社会各方力量,每月开展一次艺术教育活动,为轻度智障青少年提供常态化关爱服务。法治关爱辅导团6名主要骨干主动参与区检察院未检科对犯罪嫌疑青少年的提审、宣讲和帮教,全年共计19人次,通过法律援助和关爱帮教帮扶问题青少年5人,慰问困难特殊对象费用3000元。

四、注重自身建设,实施强基固本创优工程。充分发挥“党建带关建”机制优势,持续完善关工组织和队伍建设,拓展基层关工新阵地。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关工组织约407个,从事关工工作的“五老”500余人。

一是强化关工委组织保障。按照省关工委联〔2024〕3号文件精神,区关工委本级配齐了领导班子,共有3名老同志,实行了主任常务会议制度。各街道关工委根据“新老交替、进出有序”选准选优了关工委干部,新碶、柴桥、梅山等街道都配强了关工委领导班子,为基层关工委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24年,大碶街道关工委被评为省关心下一代成绩突出集体。

二是优化关工委队伍建设。区关协下属工作团队由成立时的10个发展到14个,“五老”骨干由110名增加至175名。2024年又新增会员11名,退会6名,现有会员180名,协会“五老”队伍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石信耀、虞和恬2名同志被评为省关心下一代成绩突出个人。

三是开拓工业社区关工委组建新局面。在全区11个街道20个工业社区全部建立关工委组织,覆盖企业6000余家、产业工人30余万名,其中青年职工占比达80%以上。制定全区工业社区关工委“五有”标准,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以“网格长+负责人”方式实现关工委服务全覆盖,积极探索工业社区基层治理新实践,围绕青年员工和员工子女两大重点对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区关工委在全市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顾秀莲主任一行在调研灵峰工业社区关工委组织建设时,充分肯定了“五老”工作室在关心关爱下一代工作中的作用,这是对我区关工委工作的一个历史性的肯定。

五、注重创新赋能,实施品牌项目推进工程。持续构筑“假日学校”“书香家庭”“中国汉字棋”三大品牌优势,打造关心下一代工作新高地。

一是假日学校提质增效。召开全区假日学校经验交流会暨2024年度假日学校动员大会,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了区、街道、学校三级授课教师志愿者数据库,新增组建了区劳动模范、道德模范、青年模范、新时代好少年宣讲团,从根本上缓解偏远农村假日学校师资问题。2024年暑期,区各级关工委一共开办85所假日学校,全日班49所,共接收3200名学生,其中“小候鸟”355名,留守儿童112名。参与办学的各类志愿者达3295名,其中“五老”志愿者607名,大学生志愿者357名,在职教师601名。共筹集工作经费170万余元,有效破解了家长尤其是双职工家庭暑期“带娃”难题。继续推出爱心午餐资助,为30所假日学校提供了爱心午餐补助(每名学生补助每餐5元),受益学生1373名,合计补助资金210505元。继续做好师生平安保险工作,为3860名就读的假日学校学生和部分志愿者购买了人生意外险,各校建立“假日活动联系卡”“假日学校家长微信群”和“接送登记制度”等,组建“五老护苗队”,并把防溺水安全教育和急救知识培训作为假日学校的必修课,共举办各类安全授课340余场,受益学生10000余人次。

二是“书香家庭”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已坚持20年的“书香家庭”创建工作。2024年又有997户家庭创建成功,全区“书香家庭户”已达到19076户。精心组织了已与区慈善总会合作10年的“关爱书香梦”活动。继续助100名家庭困难学生,每人书卡300元。10年来已发放书卡30万元,惠及1000户家庭。

三是汉字棋持续推广。汉字棋是我区近年来培育的品牌工作,10月,成功举办了全区第四届北仑区小学生汉字棋大赛,10余所学校参与到该项目活动。在10月宁波市举办的汉字棋大赛上,我区新碶小学、淮河小学、友直小学代表队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团体奖。


2025年北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意见

2025年,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中心任务和“党建带关建、关建服务党建”为整体目标,贯彻落实省、市关工委成立35周年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竭力提升教育、服务青少年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1.建强基层关工委。以市、区两级“五好关工委”标准为抓手,全面提升街道、社区(村)、企业关工委的领导班子引领力、“五老”队伍凝聚力、活动开展的响应力。立足我区实际,2025年着力抓好工业社区关工委“五好”建设,系统梳理工业社区关工委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服务机制等,主动参与工业社区清单化、项目化、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关工协会建设。不断优化协会工作团组。巩固区关协“5A”创建成果,实现协会队伍的梯队建设,提升团组的专业服务水平。

3.开展各类培训指导。适时举办“五老”骨干培训、“五好”关工委创建经验交流、区级工作品牌创建研讨等各类培训研讨。

二、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1. 深入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充分利用各地红色资源,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以读书活动、社会实践、征文比赛以及文娱活动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组织“五老”宣讲团、报告团、关爱工作团深入基层,开展“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分众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宣传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青少年身边、走进青少年心里。继续深化“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奋进新征程”等青少年实践活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五老”作用,积极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倡导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推进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远离不良网站。积极参与“浙江有礼·宁波示范-老携少先行”行动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3. 加强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探索建立和完善新时代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治教育和法律保护网络,扎实有效开展各类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司法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加强校外教育阵地建设

1.推进“五老”工作室建设。把“五老”工作室建设作为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高标准、高素质、高质量”,持续在优化阵地建设、激发队伍活力、开展关爱活动上下功夫,推进“五老”工作室建设有形有效。重点开展工业社区“五老”工作室建设。

2.巩固校外教育阵地建设成果。以26家省市级校外教育阵地为引领,充分整合利用好本地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博物馆、展览馆、少年宫、文化礼堂等,落实“五老”管理员,进一步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校外教育网络。

四、创新拓展服务内容

1.做实“常规”工作。一是办好假日学校;二是组织开展“书香家庭”活动;三是举办小学生中国汉字棋大赛;四是举办科技夏令营;五是组织“五老”与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六是开展思品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

2.拓宽服务领域。助力做好农村“双带”青年人才培育工作。探索开展传帮助力新生代创业活动。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探索建立一个商圈关工委。

3.增强品牌意识。对区级工作品牌(含孵化品牌)、特色项目、亮点工作的扶持、指导,不断总结和提炼已经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五、完善体制机制

1.完善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关工委工作部门协同机制,加强与成员单位的联系协同,扩大基层关工委组织覆盖面,推动党政统一领导、社会各界同向发力、各部门共同保障的“大关工”合力育人局面。

2.丰富“五老”资源库。建立完善“五老”教育人才资源库,物色动员鼓励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及教学能力,愿意服务青少年的“五老”广泛参与,提升“五老”师资运用及服务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等媒体,并通过会议、调研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五老精神”、共同关心下一代的浓厚氛围,让全社会了解关工委工作并赢得认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