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要闻 > 文件
工作要闻    
  领导讲话
  视点
  文件
  财政预决算
  简报
  媒体报道
  孝德教育专题
  关工先锋展示
网站搜索    
  文件  
甬关工委〔2025〕2号: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关工委工作要点》的通知
时间:2025-03-03   阅读:次   来源:宁波市关工委办公室
【文字


各区(县、市)关工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协同机制成员单位,有关单位关工委:

现将《2025年全市关工委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5年2月27日


2025年全市关工委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关键之年,做好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意义非凡、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关工委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要求,聚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中心任务和“党建带关建、关建服务党建”整体目标,进一步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深入实施“甬有银雁关爱”五大行动,为“一老一小”融合发展改革提供先行经验,奋力谱写全市新时代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健全“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省委组织部等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的意见》要求,市关工委进一步推动协同机制成员单位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力量聚合,组织开展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专项调研;区(县、市)对标《宁波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建立健全关工委工作协同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关工委工作规则和主任常务会议制度;镇乡(街道)重点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委政府整体工作部署。举办在甬高校关工委工作座谈会,推动关工委工作更好融入高校工作整体规划和育人格局。聚焦新时代“一老一小”融合发展改革等新任务新要求,推动各级主任常务会议班子联系基层、联系企业、联系重点工作。

二、实施“星火·四明”传承红色基因行动。落实省关工委“守好红色根脉 携手奋进未来”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利用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引领老少携手开展红色故事会、纪念缅怀、研学实践等活动。继续提升“青少年党史学习月”“走近历史、走向未来”等思政品牌,运用“初心”“寻根”“崛起”“科智”之旅4条精品路线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组织开展多元化教育实践活动,参加全国青少年“中华魂”读书征文、省青少年“两山文学”读书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主题读书征文等活动,联动开展大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浙江有礼·宁波示范”等活动,选树宣传省第三批“红船好少年”和宁波市“新时代好少年”。

三、打响“宁波市关心下一代大讲堂”宣讲品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老同志的回信精神,加强市县乡三级关工委宣讲团、报告团建设,聚力构建立体宣讲矩阵,拓展宣讲力量、优化宣讲内容、创新宣讲方式,形成一批涵盖老青少宣讲员的“关工宣讲明星”。组织全市精品宣讲评选展示,参加全省关工委宣讲成果交流展示,培育10名省级“红船精神五老宣讲员”和一批市级“星火·四明”宣讲员,开展“100个精品宣讲课件+100场精品宣讲”线上线下进学校、社区、农村、企业“双百四进”活动。推动“五老”少先队校外辅导员、“五老”高校特邀党建辅导员、“五老”助企联络员队伍建设。

四、深化“关工助力乡村青少年成长成才行动”工作品牌。落实2024年全市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助力扶持农村创业创新青年人才,各区(县、市)至少培育一支“五老农骥员”队伍;市县共同助力培育一批青年农创客、一个“农村‘双带’青年共育基地”和若干名“农村‘双带’青年人才”。继续开展“万名‘五老’结对关爱农村未成年人”活动,组织“五老”参与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阵地(基地)建设。开展“共建高质量教育现代化共同体”活动,推进老校长(园长)、老教师等下乡助力乡村教育。举办“乡建·宁波”甬台青年共促乡村振兴活动和甬台青少年文化研学活动,扩大“甬台青少年同心共成长”品牌影响力。加强关心下一代公益共同体建设,依托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等公益平台,开展“阳光心灵”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继续资助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和开展100场心理健康讲座,深化“甬沪英才”培育计划等公益品牌,市县联动培育一批“甬有关爱”公益项目。

五、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动员老教师、老文体工作者、老非遗传承人等参与“开学第一课”“第二课堂”等活动。组织青少年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浙江省区域赛。按照规范化、精品化、常态化要求深化“假日学校”建设,启动“假日学校有约”活动,市县两级关工委统筹优质资源进“假日学校”。重视青少年群体心理疏导和心理调节,结对开展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不断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深化“‘五老’弘扬好家风好家教”“孝老敬贤月”等活动,组织“一老一小”携手讲家风、晒家训、传家教。

六、开展青少年法治宣教维权。持续深化“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动员法治讲师团、“五老”关爱团成员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课教师、校外法治辅导员,重点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深化“警徽下的关爱”工作品牌,壮大关爱队伍,拓展关爱阵地,提升服务效能。成立市“关心下一代公益律师团”,线上线下提供法律支持和服务。畅通“五老”关爱帮扶失足失范、涉罪涉毒等特殊青少年工作渠道,参与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助力构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社会化关爱网络。

七、推进“暖青惠企”五大工程。落实《中国关工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企业关工委工作的意见》以及2024年全市企业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实施青年职工政治引领、技能素养提升、困难困惑帮扶、子女关爱以及企业和青年职工反哺等五大工程,组织老企业家、老模范、老工匠等进企业、车间、“青年夜校”等开展信仰对话、青蓝接力、新老传承、技能帮扶等,各区(县、市)至少培育1个企业关心下一代教育研学基地。总结推广各地企业关工委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出台《宁波市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规则》。

八、拓展关工队伍作用发挥平台。强化各级关工委“五老”骨干队伍力量,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文件,提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党员干部参加关工委工作要求,探索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关工小组,推动“银色人才”和“五老”队伍互融互通。加强市属3支志愿服务团队专业化能力建设以及作用发挥,联动推进县级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直属团队建设,优化人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镇乡(街道)关工委班子配备2名以上老同志,村(社区)等基层关工委配备1名老同志。稳步推进“五老”工作室进关心下一代教育阵地(基地),召开“五老”工作室建设经验交流会,培育推广十大“五老”工作室优秀实践案例。

九、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逐级推进“五好”关工委建设,以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为契机,总结规律性认识、挖掘典型经验,各区(县、市)至少推出1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推动在社工、农业农村、文旅、退役军人、市场监管等部门以及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涉老单位成立关工委,扩大商会关工委组织覆盖面,探索在新领域开展区域组织联建。举办全市“五老”骨干和在职干部培训班,提升队伍履职能力和专业素质。

十、推广应用宁波“数智关工”。实现县乡两级以及部分村(社区)应用覆盖以及关工委组织、“五老”骨干和青少年帮扶活动情况等动态更新,出台《宁波“数智关工”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完成省“浙里关心下一代”信息化应用任务。扩大关工委工作经验和成效宣传渠道,积极争取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支持,以市关工委“一网一号一简报一数字化应用”为平台,构建全市关工委系统大宣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