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大型机械加工训练中心里欢呼声不断。数控机床的刀头正在雕刻一块木料,碎屑飞溅中,一个陀螺的轮廓逐渐清晰。“看!真的是陀螺!”胜西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围在数控机床前紧盯旋转的木料。这一天,他们不再是课堂里的小学生,而是化身“小小工程师”,在数控加工、3D打印和机器人编程的世界里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科学探索之旅。 
这场以“职业启蒙·科创未来”为主题的科技研学活动,由宁大科院关工委统筹指导,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联合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办,依托学校大型机械加工训练中心及3D打印机、人工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等高端设备开展。 
“书上说陀螺是光滑的,可这个有凹槽!老师说凹槽能让鞭子抽得更准——古人四千年前就懂这个道理!” 上午的智能制造环节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孩子们体验了用数控机床加工陀螺、葫芦、子弹头等趣味模型,初步了解了数字信息控制技术。 
机器人智能制造应用联合实验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下达简单的指令。孩子们体验机器人从设计到运行的完整过程,感受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创新创业中心二楼,老师带着孩子们用3D建模软件设计模型,亲手打印个性化作品。从平面想象到立体成型,孩子们在玩中理解科技应用,培养对机械工程设计和材料科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科技实践+职业体验”的形式,帮助小学生开拓科技视野、播种职业理想,实践关工委“铸魂工程”和“关爱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