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宣讲筑初心,薪火相传育新人 朱中人 
2013年下半年,我刚从宁波开放大学退休,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全国性学术年会上,我第一次聆听到全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发言,她性格爽朗,思路清晰,谈笑风生,生动地介绍关工委工作,印象极为深刻。从此,我初识了关工委的职能,正如古训所云“见幼者,爱之”,它是一项“大手牵小手”实行红色传承的事业,也是一项对下一代充满爱心的事业。“无巧不成书”,2014年我接到了海曙区关工委的邀请,高兴地顺势融入该项既光荣而又意义的工作,事至今日,还担任市关工委宣讲团长、海曙区关心下一代银发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光阴似箭,弹指间十年过去,借此之际,同大家一起分享个人的一些工作上的粗浅体会。 以身作则,带头宣讲。“五老”是关工委的主体,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这代人应有的光荣职责。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是党的理论教师、是国家干部、又有具有高级专业职称,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五老”,理应有条件也有责任承担这一任务,带头做好宣讲工作。2014年,担任开放大学关工委主任的同时,在海曙区建立并负责育苗讲师工作室。主要工作是培训“五老”骨干、参加“假日学校”宣讲、编写宣讲教材。曾开设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红军长征史、小红军的故事、社会主义500年、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当一名快乐的志愿者、学党史 讲党史等近二十个课程。经常到机关、学校、社区为青少年宣讲,比较充分发挥了我长期来党培养出来专业优势和职业优势。当看到青少年课堂上认真听讲表情,听到青少年有所收获的反映,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自然也加深了对关工委宣讲工作的热爱,决心尽心尽责地服务青少年,让党的理论和主张走进青少年,引领青少年。 精心安排,组织宣讲。起先浙江省老干部局建立老干部宣讲团,我被推荐为首批省讲师团成员。后来因宁波市银辉志愿者联合会要建立红色宣讲指导委员会,我被推到了主任的岗位上,加上区里负责育苗讲师工作室。因此,组织红色宣讲团成为我的职责。首先是招募和选拔合格的宣讲员。自己工作过的党校、高校成为首选之地,选择从事政教专业的老教授,然后又在宁波市、海曙区教育部门选择热心从事关工委工作的中小学老教师,以及热心于青少年教育的各界人士。组织宣讲团时坚持自愿的原则,让宣讲老师在工作中有自由自主的空间,感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与乐有机结合,把讲师团组织成志趣相近的群体;组织宣讲内容必须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和青少年的思想实际,通过宣讲团骨干成员的会议制度统一思想,并付诸实践。组织成员的管理要提倡志愿服务的基本精神,乐于奉献,有友爱之心,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今年,市关工委又把市关心下一代宣讲团团长的任务交给了我,深感责任重大,好在有些工作基础,通过宣讲团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宣讲团有了良好的开端,根据不完全统计,取得宣讲270场次,受众2万5千人次的初步业绩。 适应形势,创新宣讲。近年来,由于信息和AI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关工委的宣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宣讲的对象、内容、形式、载体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五老”的宣讲工作必须有创新的意识,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改进我们的宣讲工作。根据我在实践中的体会最直接挑战的是,由于电脑和职能手机的普及,多种媒体的运用,造成青少年接受宣传教育,要求时间短传播快、穿透力强、形象逼真、通俗易懂,乐于接受等新特点。我们一代人习惯的夸美纽斯式班级教育模式已经开始受到严峻挑战。微课程、短视频、双讲、多讲制、沙龙互动课、生动的现场教育、场景模拟教育、甚至略带表演性质的讲课等形式开始登上宣讲舞台。青少年因社会化节奏的加快,宣讲的内容不仅需要党的基本理论常识、红色的革命历史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必修的内容,而且也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人文科学理论与实践、中外文化艺术等内容加以充实。因此,对“五老”宣讲员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宣讲的内容要围绕关工委宣讲工作的政治属性拓展更丰富的内容。要用广大青少年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让宣讲入心入脑,细雨润物,提高宣讲的实际效果,有效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当一名关工委宣讲工作的好之者已不容易,当乐之者更不容易。这需要有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心,需要有不断学习的恒心,也需要有对下一代的爱护心,“三心”融为一体才能成为合格的宣讲员,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2024年12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