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6日下午,南都空中“童趣”农创园——段塘街道“假日学校”科普实践课堂项目启动仪式在段塘街道南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海曙区关工委指导,段塘街道关工委和南都社区关工委主办,旨在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与劳动实践的紧密结合,为青少年打造一个集科普、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活动以“我们的家园”建设为核心,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阳台空间打造成集物联网监测系统、垂直绿化墙于一体的智慧农创园。15 块标准化种植单元有序分布,其中10块"家庭责任田"采用认养制,由辖区亲子家庭自主管理;5块"共享公益田"则由志愿者运营,种植成果将用于公益活动,这种"责任田+共享田"的复合空间运营模式,激活了 “人人参与、人人负责” 的社区治理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农创园项目特别引入“睦里花”共建资源,深度整合社区达人资源、社会组织公益力量与企业技术优势,一方面聘请农业领域科技达人担任项目指导,将专业技能转化为生动课程;另一方面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组建公益种植志愿者队伍保障日常运维;同时引入宁波亿林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智慧灌溉系统技术支持。这种多维资源整合模式不仅为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更构建起"科技赋能劳动教育、劳动反哺社区公益"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让农创园成为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创新载体。 启动仪式后,10组亲子家庭在农艺专家安老师指导下开启首场农耕实践。从翻耕土壤的辛勤劳作,到播种辣椒苗的小心翼翼,再到浇水时的细致呵护,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期待与乐趣。通过"认养-耕作-收获"的全流程参与,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劳动与科学的种子。 南都空中“童趣”农创园项目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充分运用了物联网、传感器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绿色植物的自动化管理,根据天气和土壤温湿度等数据,自动化控制植物的浇水时间和浇水量。社区网格员正通过手机查看土壤温湿度数据。"当传感器显示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系统就会自动启动滴灌。"科技赋能使得农创园成为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的生动课堂。 截至目前,已有5位志愿者成为"童趣种植社"的公益志愿者,他们将定期维护公益花箱,收获的蔬菜通过爱心义卖转化为社区慈善基金,形成"种植-收获-反哺"的公益闭环。 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南都社区关工委将持续为农创园注入活力,定期举办种植知识讲座,打造 “农创园沙龙”,在这里,居民们将围绕空间维护、作物轮作、公益分配等议题共商共议,成为社区议事厅、自然教育基地和邻里情感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