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素布,几缕丝线,蓝靛清香萦绕于庄桥街道天悦社区玺悦书房。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一场以“蓝白之间·中外‘悦’手共染非遗美”为主题的文化生态交融之旅在此展开。6月11日,江北区庄桥街道天悦社区关工委联合宁波工程学院,邀请8名也门、摩洛哥等国留学生以及8名辖区青少年代表共同参与,以扎染技艺为纽带,架起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的桥梁,共绘基层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心画卷。

第八批宁波市江北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植物染代表性传承人戴春苗老师现场解析扎染技艺:从板蓝根制靛蓝、石榴皮炼黄染的天然染料萃取,到布料折叠捆扎、浸染成色的传统工序,每个环节都凝结着“取于自然、归于自然”的生态循环理念。戴老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切入点,讲述扎染技艺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引导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生态保护与传统文化的共生关系。 活动特别设置双语交流环节,中外青少年跨越语言障碍,围绕扎染技艺、文化差异与环保实践展开对话。摩洛哥留学生萨米娅感慨:“扎染让我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也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不同文化的碰撞让我感受到世界的多元与美好。”辖区青少年王卉苒兴奋地说:“今天我不仅交到了外国朋友,还学会了用天然植物染出美丽的颜色,原来环保可以这么有趣!”关工委工作人员现场观察发现,跨文化交流中,青少年们逐渐学会倾听、尊重与包容,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在蓝白布艺间悄然生长。 此次活动以扎染为载体,让中外青少年在“一布一染”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一折一捆”中领悟生态文明的深远意义。庄桥街道天悦社区关工委将继续发挥优势,联合多方力量,为青少年搭建更广阔的文化交流与生态实践平台,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让中外青少年在文化共鸣中携手成长,共同绘就基层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春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