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碶街道坝头社区:穿越烽火 照亮童心——聆听抗战老兵讲述峥嵘岁月 一段鲜活的抗战记忆,在坝头社区假日学校的课堂里被轻轻打开。7月11日上午,一场名为 “穿越烽火 照亮童心——聆听抗战老兵讲述峥嵘岁” 的课程在这里举行。年逾九旬的抗战老兵陈爷爷走进孩子们中间,用亲身经历的故事,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化作点点星光,照亮了在场每一位小听众的心灵。 课堂上,老兵身着整洁军装,用质朴且饱含深情的语言,回溯往昔战斗历程。从战火纷飞的前线故事,到和平年代军人的使命坚守,一个个鲜活事例,将爱国奉献、勇敢担当的精神传递给孩子们。小朋友们围坐聆听,眼神中满是崇敬,不时举手提问,与老兵互动交流,在问答间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 。 
社区假日学校邀请抗战老兵亲临讲述,是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堂最生动、最直接的历史课。让历史不再是遥远模糊的文字,而是可感可敬的真实人物和故事。孩子们寻找的‘星光’,正是蕴藏在这些故事中的民族精神与人性光辉。” 活动现场气氛庄重而温馨,孩子们全程安静聆听,眼神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崇拜。 此次课程,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活动,更是一次跨越代际的生命对话与精神传承。假日学校希望通过这堂特殊的历史课,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铭记历史、尊崇英雄、珍爱和平的种子,让那些在烽火岁月中闪耀的民族精神之光,指引着新一代健康成长,照亮未来之路。 新碶街道凌霄社区:老兵故事点燃少年爱国情 7月7日,在七七事变88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新碶街道凌霄社区假日学校迎来意义深远的“开学第一课”。曾服役于我国新疆某部的退役军人王玉平,身着军装走上讲堂,为辖区少年带来一场主题为“老兵讲故事,薪火永相传”的爱国主义宣讲活动。 “卢沟桥一声枪响,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更是民族精神新的起点,”王玉平以凝重的话语开篇,引导孩子们铭记历史。他告诉孩子们,七七事变虽让民族遭受苦难,却也凝聚起“民族一心,其利断金”的磅礴力量。 
宣讲现场互动热烈,孩子们好奇的提问让课堂气氛活跃。王玉平分享了军旅生涯中惊心动魄的突围时刻、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以及军营里令人捧腹的趣事。这些真实鲜活的片段,让历史不再遥远,红色精神在少年心中悄然扎根。当宣讲结束,雷鸣般的掌声在教室久久回响,这是孩子们向老兵致以的最真诚敬意。 “王老兵的亲身经历和对历史的感悟,是激励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财富,”凌霄社区负责人何嘉莉表示,“孩子承载着未来,我们期待他们将红色传统发扬光大。”社区党委与关工委将持续为少年提供此类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激励他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白峰街道怡峰社区:“光影映初心 奋进新征程”爱国主义教育观影 恰逢“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今天下午,怡峰社区假日学校组织学生共同观看红色电影,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活动伊始,社区工作人员向孩子们详细讲述了“七七事变”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从卢沟桥的枪声到全民抗战的号角,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先辈们为捍卫国家尊严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随后,孩子们观看了《地道战》与《红海行动》,以不同时代的英雄叙事,呈现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影片中,抗日军民利用地道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情节扣人心弦,民兵队长带领群众坚守阵地的英勇形象,让孩子们热血沸腾。当看到日军被地道机关打得节节败退时,活动室里响起阵阵掌声;而村民为保护乡亲壮烈牺牲的场景,也让不少孩子红了眼眶。而《红海行动》里,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在异国撤侨、浴血奋战的场景,让不少孩子攥紧拳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观影结束后,社区组织了交流分享环节。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有的分享自己印象最深的片段。社区工作人员引导孩子们将观影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鼓励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传承先辈精神。 “选择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开展观影活动,就是希望孩子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怡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红色电影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能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霞浦街道白鹭社区:以名人精神点亮青少年成长之路 为深化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激发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7月9日,霞浦成校郑雪亚老师走进白鹭社区假日学校,以《霞浦名人名家》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历史人文课。通过讲述霞浦籍名人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历史长河中感受榜样力量,汲取成长养分。 
课程以“中国最早的党员之一”张人亚的生平为开篇。郑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原了这位革命者从上海金银业工人到中共早期党员的蜕变历程。“张人亚不仅是霞浦的骄傲,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郑老师通过展示历史照片让孩子们理解“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这一称号背后的牺牲与担当。孩子们听得入神,纷纷提问:“张人亚叔叔当时害怕吗?”“他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郑老师回应道:“信仰的力量能超越生死,正是无数像张人亚这样的先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随后,课程聚焦“中国电影先驱”张石川。这位1891年出生于宁波的导演,1913年与郑正秋合作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序幕。郑老师以时间轴为线索,讲述张石川从上海美商洋行职员到明星影片公司创始人的历程。“张石川一生导演了150多部电影,他不仅是个导演,更是个‘造梦者’。” 课程尾声,郑老师组织“名人精神大家谈”环节。五年级学生张世豪说:“张人亚的故事让我明白,遇到困难不能放弃,要像他保护文件一样守护自己的梦想。”三年级学生胡恒毅则联想到张石川的创新精神:“以后我想当科学家,也要像他那样敢于尝试新事物!” 此次课程,以鲜活的历史叙事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与奋斗精神的种子。通过挖掘本土名人资源,孩子们不仅记住了历史,更从先贤事迹中汲取了力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柴桥街道芦中社区:青春传承红色基因 童心共筑爱国梦 7月9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团队走进芦中社区假日学校,开展“青春传承红色基因 童心共筑爱国梦”红色故事宣讲活动。20余名小学生与大学生志愿者齐聚社区课堂,通过生动讲述、互动体验等形式,共同感悟红色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志愿者们以“讲、演、问”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带来《比生命还重要的守护——张人亚的故事》。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情景再现,展现了张人亚这位传奇人物对党的忠诚和信仰。在“党史知识抢答”环节,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 据悉,本次宣讲团队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6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他们精心设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课程方案,并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演练。带队教师张老师强调:“让红色教育‘活’起来,才能入脑入心。” “此次宣讲活动在少年心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深深地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未来,芦中社区将持续探索红色教育新模式,结合数字化手段和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在代代传承中焕发光芒,培育新时代接班人。”芦中社区负责人李俊玲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