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县(市)区信息
基层动态    
  县(市)区信息
  镇乡(街道)信息
  企业信息
  系统信息
网站搜索    
  县(市)区信息  
北仑区暑期“假日学校”之法治教育篇(一)
时间:2025-07-21   阅读:次   来源:北仑区关工委
【文字

“典”亮青春路 法治护成长——凤凰社区假日学校普法课堂开讲啦

7月11日上午,凤凰社区假日学校联合北京观韬(宁波)律师事务所,开展“与法同行·守护成长”青少年普法教育专题活动,特邀罗丁丁律师为30余名学生带来一堂生动实用的法治课,助力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

活动中,罗律师以“校园安全与自我保护”为主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校园欺凌、网络诈骗、家庭暴力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她以“小明借同学游戏账号充值”等贴近生活的情景模拟,引导学生思考法律边界,并教授“拒绝沉默、保留证据、及时求助”等应对侵权行为的实用方法。课堂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踊跃举手提问,罗律师逐一耐心解答,并赠送《漫画民法典》等普法读物作为奖励。

“原来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保护我们的盾牌!”学生史宜霖感慨道。社区假日学校负责人表示,此次普法课是假日学校“安全教育月”的重要环节,后续还将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模拟法庭、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法治观念入脑入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防护网。凤凰社区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推动法治教育常态化,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注入青春力量。



新碶街道向阳社区:法治护航,心理健康伴成长——法与心系列开课了

7月11日,向阳社区关工委推出的“法与心”系列课程,以“法治护航,心理健康伴成长”为主题,为假日学校的孩子们搭建了预防犯罪与心理建设的知识平台。

法治教育筑牢成长防线。法律从业者李律师从青少年容易接触到的网络欺凌、盗窃等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法律的边界和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不为”,以及当遇到不法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通过普法视频、普法漫画等形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知识融入互动,帮助他们明晰行为边界。

心理健康培育向阳心态。由北仑区心理卫生协会的胡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让生命之花绽放——儿童生命教育。通过视频的播放引导孩子们去探索生命的起源、成长的奇迹以及生命的意义。孩子们学习了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未来,向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持续开设“法与心”系列课程,为辖区青少年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白峰峰城社区:“典”亮青春 护航成长—青少年普法课堂

为加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权益,7月16日上午,峰城社区假日学校邀请北仑区志愿者协会开展“‘典’亮青春 护航成长”青少年普法活动,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青少年紧密相关的内容,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法治教育课。

活动中,志愿者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出发,深入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关于民事行为能力划分的条款,让青少年清晰知晓不同年龄段在法律层面具有的行为能力及相应责任,并围绕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打赏效力等热点话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其中的法律要点,让大家深刻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及对自身权益的保障作用。

在案例分析环节,青年志愿者列举了多起如校园内意外受伤责任认定、网络恶意造谣侵犯名誉权等典型事例,引导青少年思考事件背后的法律关系,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通过互动交流,帮助青少年学会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分析问题,进一步增强其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加深了青少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助力大家从小养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强化了广大青少年的自护意识和法治观念,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新碶街道玉兰社区:与法“童”行

7月17日,北仑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许祥走进玉兰社区假日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课。

许老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围绕 “民法典是什么”、“民法典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以及“生活中的法典” 三大核心问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启蒙之旅。在介绍“民法典是什么”时,他将这部厚重的法律形象地比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详细阐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小朋友们对民法典有了初步的宏观认识。

不同于面向成人的讲座,许老师重点聚焦于“民法典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他深知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巧妙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孩子们成长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转化为一个个贴近校园与家庭生活的小故事、小案例和互动游戏,抽象的法条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堂普法课形式活、内容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学习法律知识的种子,我们社区会用心守护它生根发芽。”玉兰社区党委书记邱琳表示,社区将继续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大碶街道学苑社区:从“小小银行家”到“反诈小卫士”,这堂课让教育“活”起来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存款还是取款业务呢?”7月18日上午,学苑社区假日学校的孩子们在金融网格指导员的指导下,开启了“小小银行家”职业启蒙之旅。这场融合角色扮演、反诈宣讲的沉浸式体验,正是社区践行新时代“小先生”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让孩子们站在社会实践的C位,从“未来大先生”的视角触摸真实世界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伊始,来自泰隆银行的金融网格指导员张婷玉为孩子们讲解了银行从业人员的基本礼仪规范。“微笑要露八颗牙”“双手递接物品”“站姿要挺拔”……孩子们认真模仿,很快掌握了服务礼仪的要领。随后,在金融网格指导员的组织下,小朋友们分成“柜员组”“大堂经理组”“客户服务组”,围绕存取款、业务咨询等场景进行创意展示。

“我要存100块!”“请出示您的银行卡。”在模拟银行柜台前,9岁的轩轩像模像样地操作着自制的点钞券,而扮演客户的同伴则一本正经地配合着流程。在学苑社区组织的“小先生”社会实践课堂中,通过职业体验、社会参与等方式,让孩子在真实场景中学习责任与担当,助力他们从“小先生”成长为“未来大先生”。

职业体验结束后,活动进入“金融反诈安全课堂”环节。金融网格指导员结合真实案例,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如“冒充客服”“虚假中奖”“游戏充值陷阱”等,并传授了“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的反诈三原则。

“回家后,我要教爷爷奶奶识别诈骗短信!”此次活动特别设计了“1个孩子影响1个家庭”的传播模式,鼓励孩子们将所学反诈知识传递给家长,扩大宣传覆盖面,筑牢家庭防诈防线。

从体验银行职业的严谨,到学习守护家庭的反诈知识,学苑社区假日学校的这堂特殊课程,像一颗种子播进孩子们心里。在这里,“小先生”们不仅触摸到了未来职业的轮廓,更懂得了“责任”不仅是工作中的认真,更是对家人的守护。这样的沉浸式课堂也将持续升级,下一步将联动医院、宁职院等共建单位,为孩子们解锁更多社会职业的“成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