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街道春晓湖工业社区:劳模工匠进课堂 假日学童探秘汽车智造 7月14日下午,一场由浙江工匠、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张亮带来的汽车制造科普课,让春晓湖工业社区假日学校学生们沉浸式体验了工业技术的魅力。这堂生动的劳模宣讲课,不仅是社区“春晓制造”金色主题课程的重要环节,更让学生在匠师的言传身教中埋下了崇尚技能、追逐梦想的种子。 
作为深耕汽车变速器领域二十余年的劳模工匠,张亮带着满满的“干货”走进课堂。他以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汽车从零部件到整车的诞生历程,用亲手制作的变速器模型演示机械运转原理,还特意带来轴承、齿轮等实物零件,让学生触摸观察。“这些看似普通的金属件,经过精密加工能让汽车跑起来更平稳”,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复杂的工业原理,结合自身参与新能源汽车研发的经历,讲述“从图纸到产品”的匠心故事:“当年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我们团队连续三个月泡在车间,反复试验了上百次才成功。” 互动环节中,学生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机器人怎么精准焊接零件?”“未来汽车能自己修自己吗?” 面对一连串天马行空的问题,张亮一一耐心解答,还现场演示了简单的机械组装技巧,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原来爸爸妈妈在工厂里造的汽车这么厉害!”王梓晨举着刚拼好的齿轮模型,兴奋地向同伴展示,眼中闪烁着对父母职业的自豪。 
这场劳模宣讲课是春晓湖工业社区“工业游+职业启蒙”特色教育的缩影。作为纯工业社区,社区始终坚持把辖区制造业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一方面邀请像张亮这样的劳模工匠定期开展“车间里的思政课”,用亲身经历诠释劳模精神;另一方面串联起极氪工厂等工业点位,打造“行走的课堂”,让学生在参观智能化生产线、体验模拟驾驶等活动中,直观感受“春晓制造”的硬核实力。 “劳模工匠的言传身教,比书本更能让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工业游的实地探访,比说教更能激发他们对家乡产业的认同。”春晓湖工业社区党总支书记严赛男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工匠讲堂+工业研学”模式,让更多“小候鸟”在劳模精神的浸润中成长,在工业文明的熏陶钟爱上第二故乡。
春晓街道明月湖社区:探索蔚蓝世界,播种绿色希望 7 月 15 日,春晓街道明月湖社区 “湖畔春娃” 假日学校邀请了宁波大学附属春晓实验学校李俞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沉浸式的海洋知识课程。 课堂上,李老师先以“海洋里有什么”提问引入,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随后,李老师给孩子们展示了多样的海洋生物图片,从灵动小丑鱼到庞大座头鲸,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对这些生物的认识,并给孩子们科普不同生物的特征和习性。 
聊完海洋生物,李老师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镜头,为孩子们打开了海洋生态的“双面画卷”——绚丽多彩的珊瑚礁与被塑料垃圾缠绕的海龟形成鲜明对比,油污覆盖的海面下挣扎的鱼群让每个孩子都攥紧了小拳头。 接着,李老师让孩子们变身 “海洋宣传员”,绘制保护海洋海报。画纸上,孩子们描绘了被垃圾围困的海洋生物,脸上满是无助,周边配上了“别让垃圾淹没海洋朋友”“垃圾分类,还海洋清澈”等标语,一笔一彩都绘出孩子们对海洋的担忧与守护的坚定。 
“我们还可以用布袋代替超市塑料袋”“我要让爸爸戒烟,海里的烟头好多”,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里跳动着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这些闪烁着童真却充满力量的“海洋守护提案”,让教室变成了微型环保议会。 
此次课程让 “春娃” 们深度走进海洋世界,既认识了多样的海洋生物,了解了海洋污染危害,又通过海报设计,践行保护行动,在探索里拓宽视野,在思考中培养责任感。
明月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这样“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课程设计,正在培育新一代环保生力军。后续,“湖畔春娃”假日学校将继续推出多元课程,带孩子们在趣味中学习。
春晓街道洋沙山社区:趣味科学秀 解锁身边的科学密码 7月16日,春晓街道洋沙山社区“小海螺”假日学校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秀在这里精彩上演。三山学校的柯浩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科学世界,通过泡泡水、吹气球等简单材料,解锁科学的趣味密码。 
活动中,柯浩老师以孩子们熟悉的泡泡水为道具,现场演示了一系列神奇的泡泡实验。他用特制工具调出不同浓度的泡泡水,时而吹出漫天飞舞的小泡泡,时而拉出巨大的“泡泡隧道”。“为什么有的泡泡会变大,有的却容易破呢?”面对孩子们的好奇提问,柯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表面张力的科学原理,让大家在惊叹中理解其中的科学奥秘。
随后的“气球摩天轮”合作挑战让现场气氛更显热烈。柯浩老师拿出支架和线绳,引导孩子们分组协作:“咱们一起把吹好的气球用线连起来,搭个会转的摩天轮吧!”孩子们立刻分工行动,有的卖力吹气球,有的仔细用线将气球逐个串联,还有的调整气球的位置和角度,遇到气球串歪、线没系紧等问题时,便凑在一起商量着解决。不一会儿,一个个彩色气球被固定位圆环,轻轻一推,气球摩天轮便稳稳转动起来。孩子们看着共同完成的“作品”,兴奋地拍手欢呼。柯老师笑着解释:“摩天轮能转得这么稳,是因为大家把气球分布得均匀,保持了力的平衡。”简单的讲解,让孩子们轻松理解了藏在转动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次科学秀活动,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融入简单有趣的实验中,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小海螺”假日学校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引入更多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不断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与求知欲。
新碶街道芙蓉社区:探秘生态文明馆,播种绿色未来 7月16日上午,芙蓉社区假日学校组织30名小学生走进北仑生态文明教育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研学之旅。 活动伊始,讲解员便以“什么是生态环境”为引,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我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学们争相表达见解,现场气氛活跃。带着思考,孩子们在一楼观看了主题短片,深入理解这一理念在北仑的生动实践,并通过讲解员细致的介绍,认识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镇海棘螈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重要性。 随后,探索之旅延伸至充满科技感的二楼互动区。孩子们戴上VR设备,瞬间“潜入”海洋世界,以动物视角感受健康生态的魅力;在垃圾分类游戏互动区,同学们通过模拟投放竞赛,精准识别各类垃圾的归属,深刻理解了资源循环的意义;节能知识展台前,“拔下洗衣机插头一天约减少15g碳排放”的趣味提示引发热烈讨论,让低碳生活从抽象概念变为可量化行动。在体感游戏区,《捕鱼达人》的趣味互动不仅带来欢声笑语,更让同学们在游戏中牢牢记住了海洋保护动物等级和禁渔期的生态意义,切身体会到“保护海洋刻不容缓”。 
这座占地约1500平方米、全省首家集成果展示、教育宣传、互动体验与智慧监测于一体的市级生态文明教育馆,为孩子们提供了全方位感知生态保护的平台。芙蓉社区假日学校负责人表示,“这次研学不是简单的参观,而是将生态文明的种子‘种’进孩子心里的过程。孩子们通过沉浸式体验真切感受到北仑生态建设的成果,在互动游戏中主动吸收了环保知识,这种‘知行合一’的方式,比课堂说教更能激发他们保护家园的责任感。我们期待这颗绿色的种子,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建设美丽北仑的青春力量。”
小港街道枫林社区:千块积木拼出海天注塑机模型,点燃科创热情 近日,枫林社区暑期假日学校里热闹非凡,一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科创之旅”精彩上演。上千个塑料积木在孩子们手中灵动组合,最终拼出了海天集团MA5系列绿色节能型注塑机模型,用创意与协作展现社区优秀企业产品魅力,也让孩子们沉浸式触摸到工业制造的脉搏。 此次活动源于枫林社区对辖区优秀企业的宣传推广计划,当得知要为海天集团注塑机制作模型展示时,假日学校的孩子们瞬间燃起热情。海天集团作为注塑机领域的行业标杆,其MA5系列绿色节能型注塑机凭借高效、节能、智能的特点,在市场广受关注,精准控制、稳定生产与环保理念的融合,既代表着先进制造技术,也传递着绿色工业的发展方向,这也让孩子们对模型搭建充满期待。 活动现场,上千个积木零件有序摆放,3名被推选的同学潘宇恒、潘宇恺、乐逸扬肩负重任,却也难掩兴奋。从研读注塑机积木拼搭手册,到分工规划积木模块,他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这部分是注塑系统,得按照比例拼!”“绿色节能模块在这里,颜色要对应!” 孩子们对照海天MA5注塑机的搭建手册,反复调整积木位置,遇到拼接难题,就凑在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在试错与调整中,注塑机的轮廓逐渐清晰。 
历经几天的努力,海天MA5系列注塑机模型终于完整呈现:蓝白为主的机身配色,还原了工业设备的硬朗外观;精细的积木结构,勾勒出注塑系统、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位,“绿色节能型注塑机”的标识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海天集团的技术实力。看着亲手拼出的成果,孩子们欢呼雀跃,成就感溢于言表。 
这场特殊的模型搭建,不仅让枫林社区假日学校的孩子们近距离了解了海天集团的先进产品,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与科创探索能力。枫林社区关工委工作人员徐欣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搭建起青少年与辖区企业的沟通桥梁,让孩子们感受本土优秀企业的创新活力,种下工业制造与绿色发展的种子,未来也期待更多孩子能在科创领域绽放光彩,续写社区与企业共融共促的新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