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工信息 > 工作动态
关工信息    
  工作动态
  花絮采撷
  通知公告
  计划总结
网站搜索    
工作动态    
北仑区暑期假日学校之“‘星火·四明’传承红色基因”篇( 七)
时间:2025-07-25   阅读:次   来源:北仑区关工委办公室综合
【文字

戚家山街道蔚斗社区:红色故事进课堂

近日,蔚斗社区假日学校开展“红色故事进课堂”主题教育活动,特邀抗日名将陈德法之子陈淼先生为青少年讲述父辈的抗战事迹,重温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

戚家山抗战故事.jpg


陈淼先生以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为引,将孩子们的思绪拉回85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1940年7月,日军集结重兵进犯浙东战略要地戚家山,陈德法将军率部死守阵地。“父亲和战士们用血肉筑成长城,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最终赢得了胜利。”陈淼哽咽道,戚家山保卫战粉碎了日军打通甬江口的企图,被誉为“浙东台儿庄战役”。

现场,孩子们全神贯注,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岁月。“原来英雄离我们这么近,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10岁的白雪茹小朋友说道。

“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希望你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将来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最后,陈淼先生深情寄语。

下一步,蔚斗社区将持续开展此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讲述本土抗战故事、参观红色遗址等形式,让革命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白峰街道小门工业社区:传承红色基因 聆听红色故事

为传承红色基因,让青少年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7月23日,小门工业社区特别邀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白峰分会成员、假日学校“五老”志愿者徐信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红色故事宣讲会,讲述小门“一门双烈士”徐建农、徐长海的革命事迹,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徐老先生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徐建农、徐长海兄弟二人早年在进步思想影响下,心怀救国救民的志向,到毅然投身革命,参与组建抗日武装力量,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浴血奋战。孩子们一个个睁大眼睛,听得全神贯注,有的还不时提出问题,与徐老先生积极互动。

当听到徐建农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时,不少孩子眼中闪烁着泪光,被烈士的大义凛然深深触动;得知徐长海在海岛开展抗日斗争,多次死里逃生,却始终坚守革命信念,最后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孩子们握紧了小拳头,脸上满是对烈士的敬佩与对革命精神的向往。

“原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这么多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像烈士们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活动结束后,胡毅涵小朋友坚定地说道。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本土的红色历史,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国爱党、崇尚英雄的种子。小门工业社区党总支书记吕旭涛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红色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活力,引导青少年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碶街道芙蓉社区:歌声里忆初心,讲堂中筑国防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7月23日,芙蓉社区假日学校的教室里传出清亮整齐的歌声。“老干部”尹必胜老师站在教室前方,手风琴的琴键在他指尖轻快跳跃,悠扬的旋律为孩子们的演唱伴奏,整个教室都沉浸在激昂又温暖的氛围里。这堂生动的国防知识教育讲座,就在这样充满力量的歌声中拉开序幕,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认识国防、热爱祖国的大门。

课堂伊始,尹老师先是带着孩子们熟悉旋律,手风琴的节奏稳稳地托着大家的歌声。当高潮部分响起时,孩子们的声音愈发响亮,有的还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尹必胜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灵活移动,目光却始终落在孩子们脸上,嘴角带着欣慰的笑意。歌声能凝聚力量,就像当年战士们冲锋时的号角,今天的同学们,也从歌声里听懂了责任。

随后,尹老师围绕“国防”展开讲解。他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国防是什么”——“就像家里的防盗门,保护我们不被坏人欺负;国防就是国家的‘防盗门’,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安宁生活。”通过这样的类比,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谈及“为什么要有国防”,他结合历史小故事,讲述近代中国因国防薄弱遭受的苦难,与如今国家强大、人民安稳的生活对比,让同学们明白:“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我们教室里安心读书的今天。”

最后,尹老师结合国际形势,告诉同学们:“现在的世界并不太平,我们能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国防和勇敢的军人。”他鼓励孩子们:“建设国防、保卫祖国,不是长大后的事,从现在起,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树立理想,就是在为国防贡献力量。”

芙蓉社区负责人杨艳书记表示,此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国防知识,更在心中播下了爱国爱军的种子。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知识启蒙,或许就能孕育出明天守护祖国的力量。而这份力量,将在孩子们心中,随着成长不断生根发芽,成为未来建设国防、保卫祖国的坚实根基。


小港街道渡头董工业社区:童心访老兵 红色故事润成长——开展“听老兵讲那过去的故事”主题活动

八一建军节临近,7月21日下午,渡头董社区假日学校带领辖区产业工人子女组成的“小小寻访团”,走进辖区退役军人家中,听取老兵讲述烽火年代的坚守故事,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探访首站来到85岁老党员苗小毛家中。尽管居住空间有限,老人家中却收拾得整洁有序,桌上的国旗与毛主席铜像格外醒目。“爷爷当年在部队负责后勤保障,物资调配、伤员照料样样都要操心。”孩子们围坐身旁,听苗爷爷回忆军旅岁月:“冬天洗绷带时,冷水冻得手发麻也得坚持,就盼着战友们能早点好起来。”苗爷爷坐在孩子们中间,回忆起当年在部队从事后勤保障的岁月,朴实的话语里藏着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担当,孩子们纷纷瞪大了眼睛,听得格外认真。

随后,“小小寻访团”陆续走访了丁训青、胡根土等老兵。作为首批义务兵,丁训青老人珍藏的入伍军装照片定格着青春岁月,他向孩子们讲述了从艰苦岁月立志从军,到保家卫国的初心故事;92 岁的抗美援朝亲历者胡根土则摩挲着旧照片,回忆年少参军的壮志,分享战场抗敌的经历,更轻声勉励孩子们:“要记得过去,更要好好成长。”

“我们希望用真实的故事来传递信仰的力量。”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社区红色教育系列活动的开篇,后续将持续开展老兵故事宣讲、国防教育课堂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触摸历史中汲取成长养分,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活力。


大碶街道丁山社区:听故事、践初心,红色文化进社区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7月22日上午,丁山社区精心组织的暑期假日学校“红色经典”系列主题活动迎来生动一课——“缅怀先烈林勃”红色故事会。活动旨在通过感人的英烈事迹,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爱国奉献的种子。

活动当天,社区特邀新碶退休教师虞和恬老师担任主讲。虞老师以生动的讲述,引领学员们回溯了那段烽火岁月。她重点讲述了林勃烈士坚定的革命信仰与无畏的牺牲精神:年仅20岁即投身革命,在民族危亡时刻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抗日宣传与救亡工作。1941年,为掩护部队转移,他面对强敌英勇战斗,身陷重围。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林勃烈士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无畏与忠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小学员们。当听到英雄牺牲的瞬间,孩子们的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悲愤与惋惜,有的紧握拳头,有的眼眶湿润,情感真挚动人。虞老师还深情讲述了林勃烈士与恋人余也萍之间感人至深的革命爱情故事。余也萍同志在痛失伴侣后,将无尽思念融入一针一线——在她珍藏的林勃牺牲时所穿的毛背心17处刀痕上,精心绣上了17朵小红花。这段以信仰为基石、在战火中淬炼的情谊,展现了革命者不仅有钢铁般的意志,更有炽热的真情,令学员们深受触动。

随后的互动环节,展现了学员们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与思考深度。“先烈面对敌人不害怕吗?”“余也萍奶奶后来怎样了?”面对这些童真而深刻的提问,虞老师耐心引导解答,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革命先辈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甘愿奉献一切的崇高境界。

本次“红色故事会”活动是丁山社区深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赓续红色血脉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下一步,丁山社区将持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富矿,把类似“红色故事会”这样寓教于史、以情感人的活动,打造成社区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常态化、品牌化项目,真正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凝聚起社区和谐发展的磅礴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