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海曙区关工委    
  组织网络
  领导讲话
  基层动态
  五老风采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媒体聚焦
  政策法规
  友情链接
  阵地建设
网站搜索  
媒体聚焦    
“绿种子”小志愿者携垃圾分类课进企业,助力“小候鸟”趣味暑期
时间:2025-07-29   阅读:次   来源:海曙区关工委
【文字

“绿种子”小志愿者携垃圾分类课进企业,助力“小候鸟”趣味暑期

为深化环保理念,宁波海曙集士港镇春华社区创新推出“绿种子·我在社区种未来”项目。7月10日,身披绿马甲的小小志愿者们走进企业暑托班,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实践课,成为暑期公益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了让小志愿者们能胜任垃圾分类宣传员的角色,春华社区在活动当天上午组织了专项行前培训。培训不仅涵盖了服务安全与规范,更着重强化了垃圾分类知识和教学技巧。小志愿者们系统学习了四色分类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具体标准,并动手制作了垃圾分类宣传画,为下午的实践课堂做足准备。

下午1点,通过考核的小志愿者们精神抖擞地抵达企业暑托班活动现场。他们的到来,立刻吸引了“小候鸟”们好奇的目光。在社工的指导下,“绿种子”们迅速进入角色:整洁小卫士们麻利地协助布置场地,细心地维护着场地整洁,轻声提醒小伙伴们收好画笔和垃圾。物资管理员们像模像样地看管着画笔、手工材料等物资。

下午的活动现场,垃圾分类是绝对的主角。在社工的引导下,“绿种子”小志愿者们迅速进入状态,小小宣传员们成为课堂的明星。他们自信地展示自己制作的宣传画,用同龄人易懂的语言,清晰地向“小候鸟”们介绍不同颜色垃圾桶对应的垃圾种类以及分类的重要性。社工则深入浅出地补充了垃圾分类的小知识和环保意义。

活动的核心环节是动手制作“四色分类垃圾桶”模型。小志愿者们化身耐心的“小助教”,穿梭在“小候鸟”中间,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模型拼装和涂色。他们细致地讲解每个垃圾桶代表什么、应该投放哪些常见垃圾,并鼓励小伙伴们发挥创意。“哥哥姐姐穿着绿马甲教我们分垃圾,特别有意思!我还知道了榴莲皮要放到其他垃圾的黑色桶里,因为榴莲皮会弄坏处理厨余垃圾的机器!”一位“小候鸟”兴奋地分享道。同龄人之间轻松愉快的互动,让垃圾分类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有效传递。

此次“绿种子”小小志愿者走进企业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是一次创新且富有成效的尝试。将垃圾分类教育融入暑托服务,既解决了企业员工子女看护难题,又丰富了孩子的暑期学习内容。通过“儿童服务儿童”的同龄互动模式,特别是动手制作分类桶模型,让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变得趣味盎然,更易于被低龄儿童接受和记忆。

“这个模式效果超出预期。小志愿者们非常认真负责,‘小候鸟’们也很接受他们的帮助。这种同龄人之间的互助,能量是独特的。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服务他人中获得的成长。”春华社区网格员小钱说道,“小志愿者们还能获得社区‘春锋币’激励,也让他们感受到付出的价值。”

“对绿种子小志愿者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服务,更是一次深度的环保实践。在备课、讲解和指导的过程中,他们自身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责任感得到显著增强,沟通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成为社区环保理念的积极传播者。”春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传幸表示。接下来,春华社区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儿童服务儿童”模式,在社区暑期假日学校等平台,融入更多像垃圾分类这样的实践性环保课程,惠及更多家庭,共同播撒绿色文明的种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