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街道金创工业社区:解锁宇宙奥秘,小探索者们沉浸式邂逅苍穹魅力 “人在太空会长高吗?”“宇宙是什么颜色的?”7月2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迎来了一群充满好奇的小探索者——金创工业社区“蓝湾童心”假日学校的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航空航天研学之旅,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与航天精神的磅礴力量。 
活动伊始,矗立在展馆门口的巨型火箭模型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讲解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火箭的构造与飞天原理,仰望“大国臂膀”,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浩瀚宇宙的无限向往。 步入展厅,一部立体的航空航天发展史在眼前徐徐展开:从20世纪初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到现代民航的辉煌成就,孩子们了解了飞机如何重塑人类交通版图。当C919大型客机模型映入眼帘,讲解员详细解读其研发历程与技术突破,孩子们为祖国在蓝天上书写的崭新篇章自豪不已。在航天展区,震撼持续升级:逼真的月球车模型与模拟月表环境,生动再现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辉煌成就。孩子们围着模型,惊叹于嫦娥四号首探月背、嫦娥五号“月宫取宝”的壮举;火星探测工程展台前,讲解员热情解答着关于“天问一号”的种种疑问,红色星球的神秘面纱在互动中缓缓揭开;沉浸式互动投影厅内,孩子们安静凝神,通过生动动画直观理解了航天器从发射升空、地火转移、火星捕获到着陆探测的全过程,宇宙的浩瀚与探索的艰辛令人心潮澎湃。 “航天员在太空怎么睡觉喝水?”孩子们的小脑袋充满问号。讲解员姐姐耐心地对他们一一揭秘。当听到“在太空会长高”“宇宙是深邃的黑色,星星不闪烁”,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奇感叹,太空生活的奥秘点燃了无限好奇。“讲解员姐姐讲的太空知识特别有趣,原来在太空睡觉是飘着的,我回去要把这些讲给爸爸妈妈听。”其中,邵一栋同学显得尤为激动,这一次他走进爸爸的工作单位进行参观,他说:“以前总听爸爸说他的工作和航天有关,今天看到这么多厉害的模型和设备,原来爸爸的工作这么酷!”本次研学非单纯的知识灌输,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梦想的播种。 作为蓝湾党建联建成员单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为本次研学活动量身定制了适合小学生的讲解内容,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答他们关于宇宙和航天的奇思妙想,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知识。 “此次沉浸式探访就是希望能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近距离触摸航天梦想,感受国家科技的强大。感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作为蓝湾党建联建成员单位,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未来,社区会继续联合各联建单位,搭建更多这样的平台,让孩子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在心中种下热爱科学、报效祖国的种子。”金创工业社区党委书记顾赟赟表示。 新碶街道玫瑰社区:科学火种在童心中点燃 7月24日上午,玫瑰社区假日学校内涌动着探索的热潮。泰河学校实践团队带来的“奇妙科技世界大冒险”课堂,让二十余名中小学生通过实验与创作,亲历了一场科学启蒙的奇妙旅程。 “大家猜猜,为什么白纸会比镜子更亮?”实践团队志愿者手持激光笔,将光束分别投射在镜面与白色卡纸上。孩子们踮起脚尖观察光斑变化,当发现纸面反射的光点明显更亮时,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通过实验对比与原理讲解,孩子们逐渐理解“反射率”这一抽象概念。 
在“未来科技创想画”环节,孩子们的想象力迸发无限可能。五年级学生小满描绘的“迷你航空母舰”吸引众人目光:这艘舰艇竟能通过太阳能驱动,底部还藏着可分解海洋垃圾的机械臂。实践团队志愿者哥哥蹲身建议:“若采用磁悬浮技术,航母在桌面‘航行’会更平稳!”会飞的急救无人机、能净化空气的智能雨伞等创意,在对话中逐渐从天马行空走向具象可行。 此次趣味科技课堂通过生活现象解析科学本质,以创意实践培养创新思维,为青少年搭建了走近科学的实践平台。玫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启蒙不应局限于课堂,社区将持续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常态化科普阵地,让科学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助力他们成长为具备探索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新一代。 大碶街道高田王社区关:宇宙科普 7月24日上午,大碶小学的卢梦逸老师走进假日学校,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宇宙科普课程,激发了孩子们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热情。 
课堂上,卢梦逸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宇宙的奥秘。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到神秘的黑洞与星系,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宇宙的宏大与神奇。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提问,踊跃参与,对宇宙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此次宇宙科普课程,不仅拓宽了假日学校小朋友们的知识面,还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许多孩子课后表示,这堂课让他们对宇宙充满了向往,以后要学习更多相关知识。未来,假日学校还将继续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 遨游天宫探秘宇宙!北航专家带金创学子体验空间站“奇幻生活” 7月25日下午,金创工业社区“蓝湾童心”假日学校的教室化身“太空指挥中心”。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的特聘副研究员宋秋丽老师,以一场主题为《空间站里的多彩生活》的沉浸式科普课,点燃了孩子们探索星辰大海的热情。 “我们的‘天宫’空间站可不是电影里的梦幻宫殿!”宋老师指着屏幕上环绕地球的银色家园,揭开了太空生活的神秘面纱。面对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她生动描绘空间站作为“太空密封堡垒”的必要性——抵御致命的真空与强辐射。当展示紧凑的舱内布局图时,孩子们理解了火箭发射的惊人成本和工程限制,让这座“科学之家”显得格外“精致实用”。而当屏幕上亮出“时速25000公里=汽车速度200倍!”的震撼数据,并揭示航天员一天能欣赏15次日出日落时,教室瞬间被惊叹声填满。 课堂的高潮聚焦于航天员真实的生活片段。随着PPT切换,400公里高空拍摄的画面令孩子们屏息:舞动的绿色极光、旋转的白色台风、云层中炸裂的金色闪电……马上要上三年级的男孩魏梓灏脱口而出:“原来地球是颗会发光的蓝宝石!”引发了孩子们深深的共鸣。看着屏幕中航天员轻松翻着跟头穿越舱体的视频,孩子们哈哈大笑。但听到“睡觉必须绑在睡袋里,否则会飘走撞按钮”的提醒,又让大家紧张地捂住了嘴。宋老师更揭示了太空健身的“硬核”真相:对抗失重导致的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每天两小时的锻炼是平安归来的“必修课”。 
互动环节,孩子们的热情彻底释放,小手像雨后春笋般齐刷刷举起来,各种奇思妙想的问题接连抛出。“空间站WiFi快吗?”“能在舱里养小猫吗?”面对这些童趣十足的问题,宋老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时而用生动的比喻讲解科学原理,时而分享真实的太空生活细节。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我以后也要当航天员,去空间站里住一天!”要上四年级的沈翊扬攥着拳头说。旁边的谷绍洛紧接着说:“我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以后设计出更棒的空间站!”“我要把今天听到的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知道空间站多厉害!”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眼中闪烁着对太空的无限向往,这场科普课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宇宙的种子。 
金创工业社区“蓝湾童心”假日学校始终以孩子们的成长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打造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此次邀请北航专家带来太空科普课,正是学校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精心策划的科普教育活动之一。未来,“蓝湾童心”假日学校还将持续链接优质资源,开展更多涵盖科学、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特色课程,努力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加油站”,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新碶街道芙蓉社区:探秘“人体小宇宙” 健康种子播童心 7月29日,芙蓉社区假日学校课堂变身奇幻的“生命科学馆”。霞浦卫生院俞芬芬医生带着《小身体 大奥秘》健康科普课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趣味问答揭开人体秘境,在童心中点亮科学认知的星火。 “大家知道身体藏着多少块骨头,多少块肌肉吗?”俞医生抛出首个谜题,课堂瞬间化作知识竞答场。“206块骨头!”“还有600多块肌肉!”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精准答案赢得阵阵赞叹。俞医生顺势展示人体器官图,指尖轻点间,大脑如指挥中心、心脏似永动泵、肺叶若换气扇、胃部像搅拌机的生动比喻,让抽象器官化作鲜活角色,孩子们瞪大眼睛,仿佛首次窥见体内奔腾的生命河流。 
“大家想不想解锁长高密码?”俞医生话音未落,满堂小手如春笋破土。她轻点大屏幕揭晓奥秘:骨骼生长板如同神秘开关,需用营养金钥匙开启。“每天喝牛奶是给骨头盖楼房!”“跳绳时能听见个子拔节的声音!”童言童语道出健康真谛。 “科普的种子需在童年播种。”社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这场融合医学专业与童趣表达的课程,让健康知识从课本跃入生活。社区将持续深入青少年健康知识讲座,在科学认知与生活习惯间架设彩虹桥,为童年成长注入坚实的健康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