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县(市)区信息
基层动态    
  县(市)区信息
  镇乡(街道)信息
  企业信息
  系统信息
网站搜索    
  县(市)区信息  
北仑区暑期假日学校之非遗传承篇(二十五)
时间:2025-08-12   阅读:次   来源:北仑区关工委
【文字

白峰街道怡峰社区:老话传乡音 童心承文脉

8月8日上午,怡峰社区假日学校里传来阵阵带着甬味的童声,“五老”志愿者徐如定正带着孩子们学习宁波老话,从日常用语到民俗谚语,徐如定用风趣的讲解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方言魅力,触摸地方文化的根脉。

“小朋友们,知道‘后生仔’是什么意思吗?”徐如定刚开口,一口地道的宁波话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见部分孩子摇头,他笑着解释:“就是指你们这些年轻的小家伙呀!”一句亲切的称呼瞬间拉近了距离。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徐如定结合老宁波的生活场景讲解。讲到“河埠头”时,他描述道:“以前没有自来水,大人都到河边的石阶上洗衣、淘米,那就是河埠头。”

互动游戏 “老话猜猜看” 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徐如定说出“吃力不讨好,阿旺炒年糕”,让孩子们猜意思。“是不是说帮了忙还被骂?”有个小孩一下子猜了出来。徐爷爷竖起大拇指:“没错!这说的是像阿旺那样,好心炒年糕却没做好,比喻做事费劲还得不到好。”

课程最后,徐如定说:“这些老话就像老照片,记录着我们宁波人的生活。要是没人说、没人学,慢慢就会被忘记了。”他鼓励孩子们回家教爸爸妈妈念今天学的老话:“方言是我们的根,要记得住乡音,才忘不了乡愁。”

怡峰社区假日学校负责人表示,邀请“五老”志愿者教老话,既发挥了老同志的余热,又为青少年搭建了传承地方文化的平台,让乡音乡情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


霞浦街道凤凰社区:妙手巧拓印 鱼儿纸上游

8月5日,凤凰社区假日学校开展“妙手巧拓印 鱼儿纸上游”非遗鱼拓体验活动,邀请辖区知名机构青木艺术的薛老师担任主讲,带领辖区青少年零距离接触这门古老而神奇的指尖技艺,共同感悟非遗魅力。社区热心的“五老”志愿者代表周碧亚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们共同协作。

活动伊始,薛老师为孩子们揭开了鱼拓艺术的神秘面纱。他详细讲解了鱼拓的悠久历史、独特文化价值及基础操作步骤,展示了鱼拓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在实践环节老师亲自示范,从调制颜料、在鱼体模型上均匀着色,再到轻敷宣纸、细心拓印,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流畅。孩子们围在老师身边,聚精会神地观察,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跃跃欲试的兴奋。当揭开宣纸的那一刻,一条栩栩如生、鳞片毕现的鱼儿瞬间“跃然”纸上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惊叹。

在薛老师和“五老”周碧亚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动手实践。周碧亚以其特有的耐心和细致,老练的非遗创作经验,手把手协助孩子们掌握调色浓淡、控制按压力道等关键技巧。当一幅幅凝结着自己巧思与努力的鱼拓作品诞生时,孩子们兴奋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着“游”到自己纸上的独特鱼儿。

此次活动通过亲手触摸和实践非遗技艺,青少年们深切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精妙智慧与独特审美价值。社区将活化利用辖区资源,进一步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注入蓬勃的年轻力量。

白峰街道峰城社区:巧手制艾锤 童心承非遗——手工艾草锤制作课堂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孩子们对非遗传统工艺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与手工实践能力,8月11日上午,峰城社区假日学校开展“巧手制艾锤 童心承非遗”手工艾草锤制作活动,带领孩子们感受艾草锤制作魅力,领悟传统工艺智慧。

活动现场,孙艳艳老师从艾草的药用价值和实用功效为切入点,向孩子们讲解非遗艾草锤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寓意,“制作艾草锤时,一定要固定好艾草,否则后续缠绕棉线时,锤子会松散,影响使用”。孙老师一边演示手工艾草锤制作步骤,一边详细讲解制作要点,

孩子们拿起材料动手实践,耐心地用布包裹艾草,用棉线一圈圈仔细缠绕。在大家的努力下,一个个艾香四溢的艾草锤就诞生了。“艾灸锤非常实用,以后我可以拿它给妈妈敲敲后背和肩膀,我要把它送给妈妈!”王夏轩同学拿着艾草锤爱不释手地说道。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乐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文化传承意识。


白峰街道怡峰社区:律动指尖活力 拍打健康童心

8月11日上午,怡峰社区假日学校迎来最后一天课程。街道关工委办公室主任胡群儿正带领孩子们学做手指操和清肺拍打操。伴随着《春天的旋律》《大王叫我来巡山》的轻快音乐,孩子们摆动着小手、拍打着手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活动身体、收获健康。

“小朋友们,先跟着我活动活动小手指吧!”胡老师举起双手,随着《春天的旋律》前奏响起,开始示范手指操动作。“伸出小拇指,勾一勾;伸出无名指,碰一碰;中指弯弯腰,食指点点头,大拇指来问好。”随后,胡老师教大家用《大王叫我来巡山》的旋律做进阶版手指操。“左手变个望远镜,右手来当小拐杖,跟着节奏走两步,手指开花笑哈哈。”她把歌词改编成动作指令,孩子们一会儿双手搭成望远镜左右张望,一会儿单手拄着“拐杖”踮脚走路,活动室里满是欢声笑语。

稍作休息后,清肺拍打操环节开始了。胡老师先示范动作要领:“双手空心掌,从胸口开始,沿着肋骨向两侧拍打,再拍到背部,力度要适中,感觉微微发麻就好。”她边示范边讲解:“这个操能促进肺部血液循环,帮助排出浊气,平时多做还能预防感冒。”孩子们跟着老师的口令,一边拍打一边数着节拍。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爱出去运动,总爱玩手机,这样的操简单易学,还能让他们动起来。”怡峰社区假日学校负责人表示,邀请志愿者教孩子们做健康操,不仅丰富了假日学校的课程内容,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运动习惯,在快乐中增强体质,健康成长。


白峰街道怡峰社区:健身日里设摊位 学子手中递温情

近日,白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灯火通明、人头攒动,2025年白峰街道庆祝“8・8”第十七个全民健身日活动在此热闹举行。怡峰社区假日学校的部分学生带着平时课程中制作的手工作品,在市集惠民服务区域开展手工义卖活动,国风手绘书签、竹编风铃、小汽车模型等手工艺品,成为广场上一道充满童趣与爱心的风景线。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书签,上面画了荷花和竹子!” 刚摆好摊位,四年级的小乐就拿起两个国风手绘书签吆喝起来。摊位上的手工艺品种类丰富:淡绿色的竹编扇上缠着细细的流苏,转动手柄就能送出凉风;五颜六色的发卡,是女生们的最爱......每一件都透着孩子们的巧思。这些作品都是孩子们在假日学校手工课、国风课上的成果,从构思到制作,倾注了不少心血。

“这个竹编风铃多少钱呀?”一位带着孩子来观看表演的居民被摊位吸引。“15元钱一个,风吹的时候会响,很好听的!”五年级的小刘拿起风铃轻轻晃动,清脆的响声引来更多人驻足。有的居民看到孩子们认真的模样,即使暂时没有心仪的物品,也主动买下一件表示支持。一位阿姨一次性买了3个手工小汽车和风扇,说是要送给邻居家的孩子。

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清点着义卖所得的钱款,一张张零钱被小心翼翼地整理好。怡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初蕾表示,全民健身日活动不仅有运动健身项目,还融入了市集惠民服务,而假日学校的手工义卖为活动增添了温暖的一笔。将手工课成果与义卖活动结合,既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又培养了他们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