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下旬,宁波市“关工助力乡村青少年成长成才行动”持续推进,项目组先后深入鄞州、北仑、慈溪、镇海、余姚等地,走访六位青年农创客创业基地,开展精准技术帮扶与定制化指导,为他们传经送宝,规划产业发展方向。

鄞州区岐下洋村青年农创客郭文博主要从事有机蔬菜与特色水果种植,近年来积极探索“下班农业”模式。项目组深入田间,仔细察看作物长势和基础设施,就品质提升、绿色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提出优化建议,并建议加强与周边农村、工业区的资源联动,实现优势互补,提升综合效益。 呼吸之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打造融合自然教育、乡村体验与文化传播的综合性文旅平台。项目组与公司负责人陈仲凯展开面对面座谈,建议他进一步挖掘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与主题活动,强化与周边农创客的协同联动,共同构建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 
青创客范宁峰创办的宁波凯欣食品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水稻等农产品的深加工,开发了年糕、面条等系列产品。项目组实地查看了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并就品牌打造、市场渠道拓展及自然教育融合等方面提供了切实建议,助力企业打造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地域特色食品品牌。 
镇海区金果园蔬果专业合作社以水果番茄、水果玉米种植为主,青年农创客杨一昕从父亲手中接过农场运营后,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项目组一行与他进行了深入交流,建议其加强标准化生产管理,探索“合作社+电商+社区团购”新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项目组还邀请余姚市农技站正高级工程师汪国云、高级工程师周超超一同走访了宁波市西柳杨梅有限公司。作为杨梅产业的新生代代表,俞煌杰在种植技术、冷链物流、线上销售等方面不断创新,在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也有需求。项目组围绕杨梅保鲜技术、新产品研发、直播电商等环节提供了专业建议,并鼓励他加强与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的对接合作,在推动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8月底,项目组再次走进鄞州区童夏家村,与“乡村CEO”周恩斌深入交流。童夏家村乡村运营团队正全面推进村庄整体运营,涉及民宿、研学旅行、农产品销售等多个板块,但缺乏实操经验。项目组主动引荐宁波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邬向东与历史文化展陈专家徐晓东,经实地考察和深入研讨,建议进一步整合村庄周边资源,以打造区域旅游中转站为重点,增强吸引力,并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 

项目组正通过“多对一”精准服务,努力为青年农创客提供技术、政策、资源等多方面的帮扶支持,将继续深化该行动,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青春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