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丹西街道关工委联合各社区精心打造的暑期“假日学校”陆续开班,成为辖区“小候鸟”及新象山群体子女的快乐成长乐园。街道关工委以“传承红色基因、守护安全成长、播撒知识种子”为核心,通过系列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暑期收获温暖与成长,绘就多彩假期画卷。 
在丹桂社区暑期“假日学校”传承基地,街道关工委主导策划的“匠心传承·手作之美”红船模型课程拉开序幕。这堂专为青少年设计的红色教育课,邀请象山非遗传承人金素老师担任授课志愿者,将红色文化与传统技艺巧妙融合。 课堂上,金老师指尖翻飞,纤细的竹篾在她手中编织出红船轮廓。孩子们在关工委志愿者的协助下,屏息凝神模仿着穿插、压紧的动作,一根根柔韧的篾条在稚嫩的手中渐次成型,一艘艘迷你红船神韵初显。手工间隙,金老师结合党史故事,讲述百年前红船上开天辟地的革命历程,让孩子们在触摸竹篾纹理的同时,感受先辈的首创精神与奋斗之志。 “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红船’,今天亲手做出来,才真正懂了它的意义。”一位女生捧着自己的作品,眼神明亮。街道关工委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动手实践+故事讲解’的方式,让红色基因从抽象符号变为具象体验,深植孩子们的心田。” 针对暑期青少年安全隐患,街道关工委在汇丰社区“悦享童乐汇”假日学校重点开展“安全护航”行动。在防溺水课堂上,关工委组织的志愿者团队以真实案例切入,用通俗语言讲解野外水域风险、防溺水“六不准”等知识,结合人体模型手把手演示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让孩子们在互动练习中掌握保命技能。 
“这些急救方法看起来复杂,实际操作后才发现很实用,以后遇到危险就能帮上忙了!”参与练习的孩子认真说道。街道关工委始终将“安全第一”放在首位,通过情景模拟、技能实操等形式,为孩子们织密暑期安全防线。 除了红色教育与安全守护,街道关工委还联合社区推出“探秘自然”科普课堂。在汇丰社区,杨老师借助多媒体与昆虫标本,为孩子们讲解昆虫分类、生态作用等知识,引导孩子们观察生物多样性,树立环保意识。课堂上,孩子们围着标本好奇提问,在趣味互动中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下一步,丹西街道关工委将持续联动社区、商圈、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聚焦新就业群体、务工人员等家庭子女的需求,依托“家门口青少年宫”等阵地,推出更多红色传承、安全防护、文化体验类课程,全力打造“安全有保障、成长有收获、文化有传承”的暑期成长平台,让每一位“小候鸟”在关爱与陪伴中收获知识、结交伙伴,度过一个充实难忘的暑假。 |